【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吊舱,具体为一种用于大型无人机航测设备的吊舱装置。
技术介绍
1、航测建模是对无人机进一步的应用,结合无线电遥控设备或机载计算机遥控飞行等先进技术如自动摄影测量和gps自动定位,实现航空遥感数据的快速获取和同步处理,无人机航测具有航测响应能力快、时效性和性价比突出、监测区域有限、地面数据获取和建模能力快等特点,其中无人机吊舱集成相关电气器件、相机、激光雷达等视觉、位置感应部件,通常情况下吊舱安装在机身腹部。
2、现今市场上的此类吊舱装置种类繁多,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现有的此类吊舱装置安装在无人机腹部,由于吊舱是外部副件,这就导致无人机落地后,吊舱直接与地面接触,该过程中吊舱内部的电器部件受到较大的落地冲击,无人机长时间升降起落后,内部零部件可能出现损坏,难以保证吊舱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大型无人机航测设备的吊舱装置,可避免无人机下落时,吊舱主体内部的电器零部件受到损伤,有效延长吊舱装置的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大型无人机航测设备的吊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1)、吊舱主体(2)、第一撑架(3)、第二撑架(4);所述吊舱主体(2)设置于安装座(1)的底部,所述第一撑架(3)和第二撑架(4)的数量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撑架(3)对称设置于安装座(1)前后两侧的左端,两个所述第二撑架(4)对称设置于安装座(1)前后两侧的右端,所述第一撑架(3)和第二撑架(4)相互平行,且位于所述安装座(1)两侧的第一撑架(3)和第二撑架(4)交错设置;所述安装座(1)的夹层内部设置有一组双向电机(5),一组所述双向电机(5)前后输出端分别设置有与第一撑架(3)和第二撑架(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大型无人机航测设备的吊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1)、吊舱主体(2)、第一撑架(3)、第二撑架(4);所述吊舱主体(2)设置于安装座(1)的底部,所述第一撑架(3)和第二撑架(4)的数量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撑架(3)对称设置于安装座(1)前后两侧的左端,两个所述第二撑架(4)对称设置于安装座(1)前后两侧的右端,所述第一撑架(3)和第二撑架(4)相互平行,且位于所述安装座(1)两侧的第一撑架(3)和第二撑架(4)交错设置;所述安装座(1)的夹层内部设置有一组双向电机(5),一组所述双向电机(5)前后输出端分别设置有与第一撑架(3)和第二撑架(4)固定连接的旋转轴(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大型无人机航测设备的吊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撑架(3)和第二撑架(4)的组成、功能均相同,所述第一撑架(3)由支撑杆(7)及设置于所述支撑杆(7)一端的缓冲杆(8)组成,所述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文浩,刘金文,高飞,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云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