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模组固定,尤其涉及多层电池模组层叠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1、传统汽车距专利技术至今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传统汽车一般使用汽油或柴油作为提供动力的主要物质,而汽油与柴油的燃烧会产生一系列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排出后会严重影响环境,因此,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保护环境的重中之重,而随着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系统的快速发展,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的电池模组设计成为行业核心需求,为提升电池系统整体容量,行业内普遍采用多层电芯堆叠结构,通过串联/并联方式将单体电芯集成至模组中,再将电池模组进行层叠,从而获得更高的整体电池容量,多层堆叠的电池模组则需要固定结构将其固定在新能源汽车或储能系统中。
2、现有技术中,多层电池模组通常是整体固定在固定结构上,若需要对单个模组进行拆卸,则较为繁琐,需要整体进行拆卸,且对于电池的散热效果也一般,同时,对于过热保护与温度控制,一般都是通过传感器与电子控制的方式进行,其稳定性较差,且在极端环境下的工作状况无法得到很好的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
...【技术保护点】
1.多层电池模组层叠固定结构,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侧壁固定连接有隔板(2),所述隔板(2)与壳体(1)内壁之间滑动连接有多个电池箱(3),所述壳体(1)侧壁固定连接有液泵(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电池模组层叠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组件还包括多个第一管(6),相连两个所述导热板(4)均与对应的所述第一管(6)贯穿固定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一管(6)连通,位于两侧的两个所述导热板(4)相背一侧的侧壁分别贯穿固定连接有第二管(7)、第三管(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电池模组层叠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层电池模组层叠固定结构,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侧壁固定连接有隔板(2),所述隔板(2)与壳体(1)内壁之间滑动连接有多个电池箱(3),所述壳体(1)侧壁固定连接有液泵(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电池模组层叠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组件还包括多个第一管(6),相连两个所述导热板(4)均与对应的所述第一管(6)贯穿固定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一管(6)连通,位于两侧的两个所述导热板(4)相背一侧的侧壁分别贯穿固定连接有第二管(7)、第三管(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电池模组层叠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组件包括多个第四管(12)、第五管(13),所述第四管(12)与第五管(13)均与所述壳体(1)贯穿固定连接,所述第五管(13)贯穿延伸至所述热液腔(10)内,所述第四管(12)与液泵(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液泵(11)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第八管(32),所述第八管(32)贯穿延伸至所述冷液腔(9)内,所述壳体(1)贯穿固定连接有制冷机(15),所述第二管(7)与第四管(12)密封滑动套接,所述第三管(8)与第五管(13)密封滑动套接,所述壳体(1)贯穿固定连接有两个第六管(14),所述第六管(14)将所述热液腔(10)与冷液腔(9)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电池模组层叠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保组件还包括第一滑柱(19),所述第一滑柱(19)与第一滑套(17)密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柱(19)位于第一滑套(17)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板(20),所述滑动板(20)密封滑动连接在对应的所述安装槽(16)内,所述滑动板(20)侧壁固定连接多个第二滑套(21),所述第二滑套(21)滑动套接有第二滑柱(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晓鹏,李德涵,周雨萱,王志超,毕浩宇,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鹏晟海洋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