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热管理,尤其涉及一种热管理集成模块、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技术的发展,热管理系统越来越复杂,为了简化整车布置,通常将冷却液侧进行集成,或将冷却液侧和冷媒侧集成在一起,以减少管路布置和阀件数量,节省布置空间。
2、只将冷却液侧进行集成的方式,仍然存在零部件较多,布置难度高的问题。将冷却液侧和冷媒侧集成在一起的方案,会导致热管理集成模块的总体积较大,对于前舱空间较大的纯电车型来说,可以将其布置在前舱中,但对于发动机前舱空间紧张的混动车型来说,通常无法布置,使得混动车型与纯电车型不能共用热管理系统,导致车辆的生产成本较高。
3、因此,亟需提出一种热管理集成模块、热管理系统及车辆,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管理集成模块,将冷却液侧和冷媒侧均集成设置,且冷却液侧与冷媒侧既可以集成于一体,又可以分体布置,使得多种车型能够共用该热管理集成模块,降低了开发与生产成本。
>2、为达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热管理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基板(110)的第二板面与所述冷媒基板(210)的第二板面相对设置,所述冷却液基板(110)的第二板面上设有与所述电池换热器(280)的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连通的两个冷却液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基板(110)的第一板面上设有阀座(111),所述阀座(111)的中部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液侧多通阀(130)的安装腔(1111),沿所述阀座(111)的周向设有多条与所述安装腔(1111)连通的冷却液流道,
...【技术特征摘要】
1.热管理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基板(110)的第二板面与所述冷媒基板(210)的第二板面相对设置,所述冷却液基板(110)的第二板面上设有与所述电池换热器(280)的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连通的两个冷却液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基板(110)的第一板面上设有阀座(111),所述阀座(111)的中部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液侧多通阀(130)的安装腔(1111),沿所述阀座(111)的周向设有多条与所述安装腔(1111)连通的冷却液流道,所述冷却液流道与所述液侧多通阀(130)的接口一一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理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阀座(111)的周向的多条所述冷却液流道中,其中两条所述冷却液流道沿所述冷却液基板(110)的厚度方向叠设。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理集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保成,耿杰,胡时通,
申请(专利权)人:李斯特技术中心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