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82430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8 20:1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雾化装置。属于气溶胶产生装置技术领域。本申请通过壳体组件构造形成储液腔、导液孔、缓存腔和调节孔,并设置导液孔连通储液腔和缓存腔,以及将雾化组件至少部分设于缓存腔内,以使得储液腔、导液孔和缓存腔构成向雾化组件供应气溶胶基质的液路,通过设置缓存腔可缓存气溶胶基质以使雾化组件的导液棉保持浸润状态,从而保证开机后的第一次抽吸就能够将气溶胶基质雾化生成气溶胶,进而避免干烧导液棉产生糊味影响用户体验,进一步设置调节孔贯穿壳体组件,以及设置调节件限位于调节孔内,并沿直线运动以驱动封堵件封堵导液孔或导通导液孔,从而可根据调节件所处位置直观地判断导液孔处于封堵状态还是导通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气溶胶产生装置,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雾化装置


技术介绍

1、雾化装置是一种可以对液态的气溶胶基质进行加热以产生气溶胶的器具。受雾化装置所处环境变化的影响,收容于雾化装置的储液腔内的液态气溶胶基质存在从储液腔内泄漏的风险,例如,气溶胶基质所处环境温度升高时,液态的气溶胶基质会发生膨胀,导致储液腔内压力增加,从而造成气溶胶基质泄漏;又如,当雾化装置长时间静置且导液孔朝下时,受重力的影响,气溶胶基质也存在泄漏的风险;再如,在长途运输过程中,由于气溶胶基质在雾化装置内发生晃动,气溶胶基质的温度升高并发生膨胀,导致储液腔内压力增加,从而造成气溶胶基质泄漏。因此,可封堵导液孔的雾化装置应运而生。

2、现有技术中,可封堵导液孔的雾化装置往往是采用旋转式调节件带动封堵件封堵或导通导液孔。然而,在实际使用中,旋转式调节件往往无法直观地区分封堵件当前究竟位于封堵状态还是导通状态,影响使用者的判断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雾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雾化装置无法直观判断储液腔与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外壳、第一支架和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一密封件分别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一密封件密封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外壳之间以界定形成所述储液腔和所述缓存腔,且所述第一密封件界定形成所述导液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件包括沿所述中心轴线方向连接的封堵部和第一连接部,所述封堵部用于封堵或导通所述导液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一具有沿所述中心轴线方向延伸的螺旋槽,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外壳、第一支架和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一密封件分别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一密封件密封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外壳之间以界定形成所述储液腔和所述缓存腔,且所述第一密封件界定形成所述导液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件包括沿所述中心轴线方向连接的封堵部和第一连接部,所述封堵部用于封堵或导通所述导液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一具有沿所述中心轴线方向延伸的螺旋槽,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另一具有与所述螺旋槽相适配的引导柱,所述引导柱插设于所述螺旋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构造形成有开口朝向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孔壁具有相对设置的两所述引导柱,两所述引导柱分别沿径向所述中心轴线延伸,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壁对应每一所述引导柱构造形成有一所述螺旋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二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支架远离所述第一密封件的一侧,且所述第二支架靠近所述连接件的一侧构造形成有限位孔;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部为齿轮状,所述驱动部为齿条状。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与所述壳体组件共同构造形成有气流通道;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基克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