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优化布局的氢能重卡供氢与散热集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82051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8 2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优化布局的氢能重卡供氢与散热集成系统,包括:供氢系统和散热器组件,供氢系统用于为氢能重卡供应氢气,供氢系统经过结构优化设计,预留出上部安装空间;散热器组件用于为氢能重卡燃料电池发动机散热,散热器组件布置于供氢系统的上部安装空间处,且被分割为两个散热模块,通过调整两个散热模块的安装角度,能够增大进风区,并减小氢能重卡车厢对出风区的阻挡,供氢系统包括氢瓶框架、固定板以及多个压缩氢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优化布局的氢能重卡供氢与散热集成系统,通过优化供氢系统的结构设计和散热器组件的布置方式,实现了氢气供应和散热的高效集成。该系统具有空间利用率高、散热效果好、安全可靠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氢能重卡燃料电池发动机散热,具体是涉及一种优化布局的氢能重卡供氢与散热集成系统


技术介绍

1、氢能重卡燃料电池发动机是专为重型卡车设计的一种动力系统,它利用氢气作为燃料,通过电化学反应将氢气和氧气转化为电能,进而驱动电动机工作。与传统的内燃机相比,燃料电池发动机具有零排放(只产生水和热)、高效率、低噪音等优点。燃料电池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因此需要有效的散热系统来维持适当的温度,保证燃料电池的高效运行和延长其寿命。

2、在氢能重卡燃料电池发动机散热领域,传统技术中,低压散热风扇数量多(一般需要8-10个),体积庞大,且布置位置受限。若将散热风扇布置在供氢系统后方,吸风会受到氢气瓶的影响;若布置在整车车架左右两侧,则风扇过长,影响轴距加长及可能出现离地过近等问题,从而影响散热效果。

3、为此,提出一种优化布局的氢能重卡供氢与散热集成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目的,提供了一种优化布局的氢能重卡供氢与散热集成系统,通过优化供氢系统的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优化布局的氢能重卡供氢与散热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氢系统和散热器组件,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布局的氢能重卡供氢与散热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氢系统包括氢瓶框架(1)、至少两个固定板(101)以及多个压缩氢瓶(2),所述上部安装空间具有两处,对称分布在所述氢瓶框架(1)的上部两侧,所述固定板(101)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氢瓶框架(1)内部,多个所述压缩氢瓶(2)均固定嵌装在所述固定板(101)上,且相邻所述压缩氢瓶(2)之间均具有用作通风风道的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优化布局的氢能重卡供氢与散热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氢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优化布局的氢能重卡供氢与散热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氢系统和散热器组件,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布局的氢能重卡供氢与散热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氢系统包括氢瓶框架(1)、至少两个固定板(101)以及多个压缩氢瓶(2),所述上部安装空间具有两处,对称分布在所述氢瓶框架(1)的上部两侧,所述固定板(101)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氢瓶框架(1)内部,多个所述压缩氢瓶(2)均固定嵌装在所述固定板(101)上,且相邻所述压缩氢瓶(2)之间均具有用作通风风道的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优化布局的氢能重卡供氢与散热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氢瓶(2)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压缩氢瓶(2)采用左三右一的布置方案,通过将右侧压缩氢瓶(2)压缩进底部两个压缩氢瓶(2)中间,以压缩氢瓶框架(1)的宽度尺寸,从而在氢瓶框架(1)上部预留出两处安装空间用于布置散热器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优化布局的氢能重卡供氢与散热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组件的两个散热模块(3)分别布置在氢瓶框架(1)上部预留的两处安装空间中,两个所述散热模块(3)倾斜角度为相同或相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优化布局的氢能重卡供氢与散热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散热模块(3)均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氢瓶框架(1)上部预留的安装空间中的安装板(301)以及嵌装在所述安装板(301)上的四个散热风扇(30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优化布局的氢能重卡供氢与散热集成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碧柯善君傅文德
申请(专利权)人:广汽日野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