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和用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82043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8 2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和用电装置,具体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所述二次电池包括:双极极片、隔膜及使所述双极极片和隔膜浸润其中的电解液;所述双极极片包括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包括镍钴锰酸锂;所述电解液包括非水溶剂、锂盐和添加剂,所述添加剂包括下式所示的化合物,且基于所述电解液的总质量,下述化合物的质量百分比为0.1%~3%;式中R<subgt;1</subgt;和R<subgt;2</subgt;各自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0~3、不饱和度为0~4、杂原子个数为0~3的取代基,所述杂原子包括氮原子和/或硫原子。本申请在电解液中引入与镍钴锰酸锂匹配的添加剂,可以提升电池的过充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具体涉及一种二次电池和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1、双极电池是指多个电池在堆叠时相邻的电池单体共享同一个集流器并且封装在一起,电池内部采用内串的方式,这样可以大大增加电池的输出电压以及输出功率,并且减少很多的连接线、极耳等,能够大大的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因此,双极电池在电动汽车和储能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液态双极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严重的安全问题,同常规的锂离子电池一样,双极电池在短路、穿刺、撞击、过热、过充等极端情况下会引发热失控,其中过充引发的热失控尤为严重。在过充条件下正极活性材料结构更不稳定,负极表面更容易析锂且电极材料与电解液的副反应也更加剧烈,从而导致电池容量衰减严重,影响电池的循环性能,甚至还会引发起火、爆炸等安全事故。

3、为了防止电池因过充而导致的安全问题的出现,传统做法是采取对电池材料进行改性或使用断路保护装置、防爆安全装置以及在电池内部使用电压敏感膜等措施,这些方法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电池的过充安全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p>1、鉴于以上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双极极片、隔膜及使所述双极极片和隔膜浸润其中的电解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电解液的总质量,所述式I所示的化合物的质量百分比为0.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式I中的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烷基、烯基、氨基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极极片还包括双极集流体和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和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分别设置在所述双极集流体的两侧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双极极片、隔膜及使所述双极极片和隔膜浸润其中的电解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电解液的总质量,所述式i所示的化合物的质量百分比为0.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式i中的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烷基、烯基、氨基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极极片还包括双极集流体和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和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分别设置在所述双极集流体的两侧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双极集流体之间的电解液由封装胶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胶包括环氧树脂胶和环氧树脂固化胶,所述环氧树脂胶包括双酚a型环氧树脂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电池还包括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所述正极极片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乐曲新馨李谦
申请(专利权)人:远景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