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助力变速系统和自行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81343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8 1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自行车的电助力变速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助力变速系统和自行车,该电助力变速系统的壳体上具有可转动的第一动力轴和传动轴;电机组的转子连接驱动齿轮,第一行星齿轮组和第二行星齿轮组共用同个内齿圈,第一行星架上设有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轮啮合内齿圈和驱动齿轮;第一动力轴与第一太阳轮之间设有第一离合传动组件;多个第二行星轮与多级主动轮组固定连接,并啮合内齿圈和第一太阳轮;传动轴和多级从动轮组的每一级之间均设有第二离合传动组件;第一换挡机构使其换档凸部抵接第一离合传动组件使得第一动力轴与第一太阳轮传动连接;第二换挡机构使其换档凸部抵接任一第二离合传动组件使得其对应的从动轮与传动轴之间传动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行车的电助力变速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电助力变速系统。


技术介绍

1、目前市面上的电助力自行车电机中置的主要为普通的减速中置电机,不能实现变换挡位去变速,自行车变速仍要依靠其自身外挂变速机构实现变速。

2、专利号为cn202110458425.7公开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把助力驱动机构和变速机构,变挡驱动机构的叠加实现了能够与电机的自动控制相匹配,实现集中控制。但是由于只是简单的功能叠加造成体积过大,变速机构复杂,实用性不大。

3、随着电助力自行车的流行,该领域急需要一种高度集成,体积小效率高,可实现集中控制的中置电助力混动变速箱。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助力变速系统,用于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技术问题。

2、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电助力变速系统,包括:壳体、至少部分中空的第一动力轴、第一换挡机构、至少部分中空的传动轴、第二换挡机构、电助力模组、第二行星齿轮组、多级主动轮组、多级从动轮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助力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至少部分中空的第一动力轴、第一换挡机构、至少部分中空的传动轴、第二换挡机构、电助力模组、第二行星齿轮组、多级主动轮组、多级从动轮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助力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主动轮组包括第一主动轮、第二主动轮、第三主动轮和多个限位杆;多级从动轮组包括: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和第三从动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助力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主动轮组包括第三行星齿轮组,第三行星齿轮组包括第二行星架、第二太阳轮和多个第三行星轮;所述第一主动轮的内壁设有内齿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助力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至少部分中空的第一动力轴、第一换挡机构、至少部分中空的传动轴、第二换挡机构、电助力模组、第二行星齿轮组、多级主动轮组、多级从动轮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助力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主动轮组包括第一主动轮、第二主动轮、第三主动轮和多个限位杆;多级从动轮组包括: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和第三从动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助力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主动轮组包括第三行星齿轮组,第三行星齿轮组包括第二行星架、第二太阳轮和多个第三行星轮;所述第一主动轮的内壁设有内齿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助力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轴和传动轴上均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一离合传动组件、第三离合传动组件和第四离合传动组件均为第一棘爪与第二棘轮结构构成,所述第一棘爪连接有弹片,且第一棘爪通过弹片装配到安装孔内,所述第一棘轮结构设置在第一太阳轮、第三主动轮、第二行星架上,第一棘爪在未受到换档凸部抵接时被弹片压缩处于收缩状态,不与对应的第一棘轮结构连接;第一棘爪在受到换档凸部抵接时处于伸出状态,可与对应的第一棘轮结构传动连接,且第一棘爪与安装孔之间形成避位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助力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挡机构和第二换挡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维权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对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