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温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81064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8 19:56
本技术提供一种控温模块,其用于容纳滑动芯片并对滑动芯片进行控温,其包括固定装置和加热器。固定装置包括沿从上至下方向相对平行布置的第一框形部和第二框形部,第一框形部朝向第二框形部一侧的表面具有内凹的第一容纳空间,第一容纳空间的周侧边沿用于与滑动芯片的上芯片部相嵌合,第二框形部朝向第一框形部一侧的表面具有内凹的第二容纳空间,第二容纳空间的周侧边沿用于与滑动芯片的下芯片部相嵌合。加热器至少部分设置于第二容纳空间的底面上,加热器为透明。对应于滑动芯片的观察区域,在第一框形部的上表面设置有向下贯通至第一容纳空间的底面的第一贯通部,在第二框形部的下表面设置有向上贯通至第二容纳空间的底面的第二贯通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生命科学仪器,特别涉及一种控温模块


技术介绍

1、在使用滑动芯片做细菌的耐药检测时,需要首先使用微流控技术将被测样本分配至滑动芯片的反应室中,之后控制细菌培养的温度,在滑动芯片内培养细菌。由于滑动芯片由多片注塑板或玻璃板构成,因此需要定制特殊的固定装置来确保滑动芯片的稳定性。同时,由于滑动芯片不是水平光滑的,固定装置的结构需要贴合滑动芯片,同时具有良好的导热性,来保证细菌培养时适合的温度。在耐药性检测中,每隔一段时间需要对正在培养中的细菌细胞拍照记录,为了获得更多信息,往往需要使用荧光检测,这就要求控温装置整体必须透明,使得底部照明的光线可以透过滑动芯片,传达合适的信息。然而现有的控温装置大多是不透明的,这会导致检测精度降低,并且现有对固定装置不能在固定状态下对滑动芯片添加试剂,使得检测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用滑动芯片做细菌的耐药检测的精度较低的缺陷,提供一种控温模块。

2、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3、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温模块,其用于容纳滑动芯片并对所述滑动芯片进行控温,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温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形部和所述第二框形部之间可拆卸连接,并且所述第一框形部和所述第二框形部之间能够沿所述滑动芯片的滑动方向进行滑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温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形部具有至少四个通孔,所述第二框形部具有至少四个沿所述滑动方向延伸的长腰孔,所述通孔和所述长腰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框形部和所述第二框形部通过螺钉穿设于所述通孔和所述长腰孔,以实现所述第一框形部和所述第二框形部之间能够沿所述滑动芯片的滑动方向进行滑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温模块,其用于容纳滑动芯片并对所述滑动芯片进行控温,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温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形部和所述第二框形部之间可拆卸连接,并且所述第一框形部和所述第二框形部之间能够沿所述滑动芯片的滑动方向进行滑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温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形部具有至少四个通孔,所述第二框形部具有至少四个沿所述滑动方向延伸的长腰孔,所述通孔和所述长腰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框形部和所述第二框形部通过螺钉穿设于所述通孔和所述长腰孔,以实现所述第一框形部和所述第二框形部之间能够沿所述滑动芯片的滑动方向进行滑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温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滑动芯片的上芯片部的表面还设有两个注液孔,在所述第一框形部的上表面设置的所述第一贯通部的范围还覆盖两个所述注液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温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的材质为柔性,在所述第二容纳空间的底面的其中三侧边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辙易胡沁张佳杰沈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