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炉出料滚耐高温轴承座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80928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8 19:56
本技术提供加热炉出料滚耐高温轴承座机构,属于轴承座技术领域,包括上轴承座,所述上轴承座的底部设置有下轴承座,所述上轴承座与下轴承座相互接近的一边均开设有安装腔,所述上轴承座与下轴承座上均开设有若干冷却通道,每个所述冷却通道的两端均安装有管接头,每个所述管接头均连接有液体管,所述上轴承座与下轴承座之间安装有若干连接组件。本技术解决了轴承座内侧轴承必须添加润滑脂才能保证其正常运行,但润滑脂甚至高温润滑脂在持续高温环境中也会干枯失去润滑作用,导致轴承磨损直至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轴承座,具体涉及加热炉出料滚耐高温轴承座机构


技术介绍

1、pba线(热成型线)在生产时,加热炉出料的滚轴旋转将炉内加热出来的零件(温度>800℃)运往上载手抓取位置,在零件转移过程中会从滚轴中间的轴承座上方经过,轴承座内部轴承长期在高温环境下运行,久而久之内部的润滑油脂蒸发干枯,无法起到润滑作用,轴承内部滚珠磨损以及受热膨胀后掉出轴承,使得轴承功能丧失,滚轴旋转稳定性直线下降,造成零件运转过程中跑偏,使得上载手无法正常抓取零件,从而造成停机,需频繁停机更换轴承座及轴承,且上轴承座与下轴承座之间都是通过很多的螺栓来连接,这样在拆卸轴承座时需要逐一拆除螺栓,这样的拆卸形式较为麻烦,由此提出一种加热炉出料滚耐高温轴承座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加热炉出料滚耐高温轴承座机构,其目的在于解决了轴承座内侧轴承必须添加润滑脂才能保证其正常运行,但润滑脂甚至高温润滑脂在持续高温环境中也会干枯失去润滑作用,导致轴承磨损直至损坏且上轴承座与下轴承座之间都是通过很多的螺栓来连接,这样在拆卸轴承座时需要逐一拆除螺栓,这样的拆卸形式较为麻烦的问题。

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加热炉出料滚耐高温轴承座机构,包括上轴承座,所述上轴承座的底部设置有下轴承座,所述上轴承座与下轴承座相互接近的一边均开设有安装腔,所述上轴承座与下轴承座上均开设有若干冷却通道,每个所述冷却通道的两端均安装有管接头,每个所述管接头均连接有液体管,所述上轴承座与下轴承座之间安装有若干连接组件。

3、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安装腔拼接构成一个圆柱形的槽体,所述槽体中放置有石墨烯铜套。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槽体安装石墨烯铜套,且石墨烯铜套的材质为石墨烯可以耐高温,持续稳定运行。

5、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杆、压迫卡块、限位块、弹簧一、滑杆、扭头、操作片以及卡位块,所述连接杆安设在上轴承座的底部,所述压迫卡块和对应的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滑杆滑动安装在下轴承座上,所述限位块与滑杆接近压迫卡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一套装在滑杆的外侧,所述扭头与滑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操作片安装在扭头外边的一侧,所述卡位块安装在扭头的边缘,所述下轴承座的侧边上开设有与扭头匹配的装配槽。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连接组件可以让上轴承座、下轴承座连接,且简化了上轴承座、下轴承座的拆卸、连接操作,使用时更加便捷,利于之后的使用更换。

7、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滑动通道、卡位腔、滑动腔、弹簧二、压迫块,所述滑动通道开设在装配槽的槽壁上,所述卡位腔开设在上轴承座下轴承座上且与滑动通道连通,所述滑动腔与卡位腔、滑动通道连通且开设在下轴承座上,所述压迫块滑动安装在滑动腔中,所述弹簧二安装在压迫块与滑动腔的槽壁之间。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卡位腔可以对卡位块限位,扭头不会随意转动,这样在使用期间,防止误操作或外界原因让扭头移动导致滑杆移动,进而让限位块脱离压迫卡块导致压迫卡块失去限制让石墨烯铜套的使用不稳定

9、进一步地,所述卡位块与滑动通道相匹配,所述滑动通道分为设置在装配槽槽壁上的直线段以及顺着装配槽槽壁竖向弧形段,所述下轴承座上开设有与滑杆匹配的贯通口。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滑动通道可以让扭头在初始时移动,这样能让滑杆、限位块在受到挤压时滑动,让位出来,让压迫卡块可以滑动到限位块的底部,进而通过限位块对压迫卡块进行限制。

11、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块的一侧与压迫卡块相接触的一侧都为斜面设置。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斜面有利于限位块与压迫卡块的接触。

13、进一步地,所述冷却通道为波浪状设置,处在左右两边的所述液体管一边的液体管为进水管道,另一边的液体管为出水管道。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冷却通道波浪设置,可以增加接触面积,有利于热传导进行冷却降温,利用一边的液体管进水,一边的液体管出水,让冷却液穿过上轴承座与下轴承座带走热量进行降温,有利于上轴承座、下轴承座、石墨烯铜套的持续使用。

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6、1、本技术经由连接组件可以让上轴承座、下轴承座连接,且简化了上轴承座、下轴承座的拆卸、连接操作,使用时更加便捷,利于之后的使用更换,且利用卡位腔可以对卡位块限位,扭头不会随意转动,这样在使用期间防止误操作或外界原因让扭头移动导致滑杆移动,进而让限位块脱离压迫卡块导致压迫卡块失去限制让石墨烯铜套的使用不稳定。

17、2、本技术在使用时,经由石墨烯铜套以及冷却液从一边的液体管进水,另一边的液体管出水,让冷却液穿过上轴承座与下轴承座带走热量进行降温,这样可以让装置耐高温,持续稳定运行。

18、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加热炉出料滚耐高温轴承座机构,包括上轴承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轴承座(1)的底部设置有下轴承座(2),所述上轴承座(1)与下轴承座(2)相互接近的一边均开设有安装腔(3),所述上轴承座(1)与下轴承座(2)上均开设有若干冷却通道(4),每个所述冷却通道(4)的两端均安装有管接头(5),每个所述管接头(5)均连接有液体管(6),所述上轴承座(1)与下轴承座(2)之间安装有若干连接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炉出料滚耐高温轴承座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安装腔(3)拼接构成一个圆柱形的槽体,所述槽体中放置有石墨烯铜套(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炉出料滚耐高温轴承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杆(81)、压迫卡块(82)、限位块(83)、弹簧一(84)、滑杆(85)、扭头(87)、操作片(88)以及卡位块(812),所述连接杆(81)安设在上轴承座(1)的底部,所述压迫卡块(82)和对应的连接杆(8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滑杆(85)滑动安装在下轴承座(2)上,所述限位块(83)与滑杆(85)接近压迫卡块(8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一(84)套装在滑杆(85)的外侧,所述扭头(87)与滑杆(85)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操作片(88)安装在扭头(87)外边的一侧,所述卡位块(812)安装在扭头(87)的边缘,所述下轴承座(2)的侧边上开设有与扭头(87)匹配的装配槽(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炉出料滚耐高温轴承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滑动通道(89)、卡位腔(810)、滑动腔(811)、弹簧二(813)、压迫块(814),所述滑动通道(89)开设在装配槽(9)的槽壁上,所述卡位腔(810)开设在上轴承座(1)下轴承座(2)上且与滑动通道(89)连通,所述滑动腔(811)与卡位腔(810)、滑动通道(89)连通且开设在下轴承座(2)上,所述压迫块(814)滑动安装在滑动腔(811)中,所述弹簧二(813)安装在压迫块(814)与滑动腔(811)的槽壁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炉出料滚耐高温轴承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块(812)与滑动通道(89)相匹配,所述滑动通道(89)分为设置在装配槽(9)槽壁上的直线段以及顺着装配槽(9)槽壁竖向弧形段,所述下轴承座(2)上开设有与滑杆(85)匹配的贯通口。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炉出料滚耐高温轴承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83)的一侧与压迫卡块(82)相接触的一侧都为斜面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炉出料滚耐高温轴承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通道(4)为波浪状设置,处在左右两边的所述液体管(6)一边的液体管(6)为进水管道,另一边的液体管(6)为出水管道。

...

【技术特征摘要】

1.加热炉出料滚耐高温轴承座机构,包括上轴承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轴承座(1)的底部设置有下轴承座(2),所述上轴承座(1)与下轴承座(2)相互接近的一边均开设有安装腔(3),所述上轴承座(1)与下轴承座(2)上均开设有若干冷却通道(4),每个所述冷却通道(4)的两端均安装有管接头(5),每个所述管接头(5)均连接有液体管(6),所述上轴承座(1)与下轴承座(2)之间安装有若干连接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炉出料滚耐高温轴承座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安装腔(3)拼接构成一个圆柱形的槽体,所述槽体中放置有石墨烯铜套(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炉出料滚耐高温轴承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杆(81)、压迫卡块(82)、限位块(83)、弹簧一(84)、滑杆(85)、扭头(87)、操作片(88)以及卡位块(812),所述连接杆(81)安设在上轴承座(1)的底部,所述压迫卡块(82)和对应的连接杆(8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滑杆(85)滑动安装在下轴承座(2)上,所述限位块(83)与滑杆(85)接近压迫卡块(8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一(84)套装在滑杆(85)的外侧,所述扭头(87)与滑杆(85)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操作片(88)安装在扭头(87)外边的一侧,所述卡位块(812)安装在扭头(87)的边缘,所述下轴承座(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雷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星乔威泰克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