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式防反接电路及新能源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80596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8 19:54
本公开提供一种隔离式防反接电路及新能源电池,上述的隔离式防反接电路包括反接识别电路、保护驱动电路、控制电路,反接识别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光耦、第一电阻及第二电阻,保护驱动电路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七电阻、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一晶体管及第二晶体管,控制电路包括第八电阻及场效应管,在电源正接时,光耦不导通,进而保护驱动电路不工作,功耗较低;当电源反接时,反接识别电路有电流经过,导通光耦,使得保护驱动电路工作,先导通第一晶体管,短路信号端被拉至低电平,MCU识别到低电平后使能信号导通第二晶体管,进而场效应管的控制端电平被拉低,场效应管被关断,如此,可以快速将电池端回路切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新能源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隔离式防反接电路及新能源电池


技术介绍

1、随着近几年新能源发展,新能源电池也逐渐普及到日常生活中,而人们对新能源电池的安全功能也要求越来越严格。例如,在新能源电池中通常需要在设计防反接保护,假如没有此功能,电池外接电源反接时可能会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危及用户的安全。

2、目前市场应用的防反接技术比较多,并且一些防反接技术较为简单,主要在对外接口处增加两个二极管(d38、d39),当外部接入反向电源时,二极管直接将外部电源短路,如图1所示,此电路特别依赖外部电源自身的短路保护,假如外部电源的短路保护有问题或者没有短路保护时,可能会发生安全事故。

3、为解决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203553933u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用于蓄电池隔离反接保护的电路,包括mcu控制器、输入极性判别电路、电池电压反馈电路、隔反mos管驱动电路、隔反mos管电路、充电mos管驱动电路和充电mos管电路,所述输入极性判别电路依次经所述隔反mos管电路、充电mos管电路和所述电池电压反馈电路连接到蓄电池的正极,所述输入极性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离式防反接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式防反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接识别电路还包括稳压电容,所述稳压电容的上半端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稳压电容的下半端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式防反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式防反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驱动电路还包括第六电阻,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通过所述第六电阻接电池负极。

5.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离式防反接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式防反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接识别电路还包括稳压电容,所述稳压电容的上半端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稳压电容的下半端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式防反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式防反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驱动电路还包括第六电阻,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通过所述第六电阻接电池负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离式防反接电路,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家杰张志平刘聪叶国华吴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博力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