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力发电,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风电叶片。
技术介绍
1、风电叶片作为风力发电机的关键部位,在风电叶片的迎风面壳体与背风面壳体上均设置有用于承受拉伸或压缩载荷的主梁帽,两根主梁帽之间设置有用于承受剪切载荷的工字型腹板。
2、目前工字型腹板一般通过结构胶粘接在迎风面壳体的主梁帽与背风面壳体的主梁帽之间。而传统工字型腹板粘接时易产生缺胶、涂胶厚度不一等问题,导致粘接效果差,风电叶片的强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包括提供一种风电叶片,其能提升风电叶片的结构强度。
2、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电叶片,包括壳体以及,
4、夹持件,所述夹持件用于与所述壳体的内壁连接,所述夹持件具有容置腔;
5、腹板,所述腹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腹板的一端插入所述容置腔内,并与所述夹持件固定连接,所述腹板另一端与所述壳体连接。
6、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风电叶片内壁上设置具有容置腔的夹持件,腹板的一端插入至容置腔中并与夹持件固定连接,腹板通过夹持件固定至风电叶片上,使得腹板与夹持件连接牢固,改善了目前工字型腹板粘接在风电叶片内壁上时粘接效果差,进而导致风电叶片结构强度低的问题。
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夹持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法兰,所述容置腔至少部分由所述法兰构成,所述法兰与所述壳体内壁连接。
8、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夹持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法
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法兰包括底板与抵接部;
10、所述底板与抵接部连接,所述底板用于与所述壳体的内壁连接;
11、所述容置腔形成于两个所述抵接部之间;
12、所述抵接部背离所述容置腔的一侧与所述底板之间呈预设角度。
13、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抵接部与底板之间呈预设角度,从而使得容置腔呈喇叭状开口,以便于腹板插入至容置腔中。
1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抵接部背离所述容置腔的一侧与所述底板之间呈预设角度,其中:
15、所述预设角度用于使所述容置腔开口角度为30°-150°。
16、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可根据不同型号的腹板,选取对应的容置腔开口角度,进而提升适用范围。
1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法兰还包括导向部;
18、所述导向部设置于所述抵接部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两个所述法兰的所述导向部相互背离延伸。
19、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导向部的设置,进一步便于腹板插入至容置腔内。
2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夹持件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于两个所述抵接部之间,所述容置腔由所述抵接部和所述连接部共同构成。
21、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连接部将两个抵接部连接,进而对容置腔的尺寸进行限定,夹持件安装时,无需现场进行测量两个抵接部的间距的工作,提升施工效率。
2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腹板一端倒角设置,所述腹板倒角的一端插入所述容置腔内,且所述腹板的倒角与所述预设角度匹配;所述腹板上且位于倒角处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抵接部抵触,以用于控制所述腹板与所述抵接部之间的间距。
23、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腹板的倒角设置以便于插入至容置腔中,同时,限位块用于控制腹板与抵接部之间的间距,进而控制腹板鱼抵接部之间的结构胶厚度,保证腹板与抵接部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2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容置腔内灌注有结构胶,所述腹板通过所述结构胶与所述夹持件连接。
25、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结构胶起到连接抵接部与腹板的作用,且连接方式简单、牢固。
2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迎风面壳体与背风面壳体,所述迎风面壳体与背风面壳体扣合围成空腹结构;
27、所述迎风面壳体与所述背风面壳体的内壁上均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主梁帽;
28、所述夹持件设置于所述迎风面壳体与所述背风面壳体任一侧所述的主梁帽上。
29、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夹持件设置在迎风面壳体或背风面壳体的其中一侧,以改善传统工字型粘接时易产生缺胶、涂胶厚度不一等问题,导致粘接效果差,风电叶片的强度低的问题。
3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迎风面壳体与背风面壳体,所述迎风面壳体与背风面壳体扣合围成空腹结构;
31、所述迎风面壳体的内壁与所述背风面壳体的内壁上均沿所述风电叶片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主梁帽;
32、所述夹持件在所述迎风面壳体内壁的所述主梁帽上与所述背风面壳体内壁的所述主梁帽上均有设置;
33、所述腹板的两端均倒角设置;
34、所述腹板的两端分别插入两个所述夹持件上的所述容置腔内,并与所述夹持件固定连接。
35、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夹持件在迎风面壳体或背风面壳体的两侧均有设置,从而使得改善传统工字型粘接时易产生缺胶、涂胶厚度不一等问题的效果更好。
3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风电叶片的有益效果包括:
37、通过在风电叶片内壁上设置具有容置腔的夹持件,腹板的一端插入至容置腔中并与夹持件固定连接,腹板通过夹持件固定至风电叶片上,使得腹板与夹持件连接牢固,改善了目前工字型腹板粘接在风电叶片内壁上时粘接效果差,进而导致风电叶片结构强度低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电叶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法兰,所述容置腔至少部分由所述法兰构成,所述法兰与所述壳体内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电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包括底板与抵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风电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背离所述容置腔的一侧与所述底板之间呈预设角度,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风电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还包括导向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风电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于两个所述抵接部之间,所述容置腔由所述抵接部和所述连接部共同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风电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一端倒角设置,所述腹板倒角的一端插入所述容置腔内,且所述腹板的倒角与所述预设角度匹配;所述腹板上且位于倒角处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抵接部抵触,以用于控制所述腹板与所述抵接部之间的间距。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叶片,其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叶片,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叶片,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电叶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法兰,所述容置腔至少部分由所述法兰构成,所述法兰与所述壳体内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电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包括底板与抵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风电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背离所述容置腔的一侧与所述底板之间呈预设角度,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风电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还包括导向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风电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梁,王宇,马豪,李汉松,周杰,孙亮亮,张建,张向阳,
申请(专利权)人:远景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