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气余热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80402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8 19:52
本技术公开一种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包括:余热锅炉、第一储热系统、第二储热系统、发电系统,第一储热系统吸收并存储余热锅炉烟气高温段热能,第二储热系统吸收并存储余热锅炉烟气低温段热能,第一储热系统高温储热介质输出端与发电系统中的第四换热模块高温储热介质输入端连接,第四换热模块高温储热介质输出端与第一储热系统的低温储热介质输入端连接;第二储热系统高温储热介质输出端与发电系统中的第三换热模块的高温储热介质输入端连接,第三换热模块的低温储热介质输出端与第二储热系统的低温储热介质输入端连接,发电系统中的发电工质依次通过第三换热模块、第四换热模块后进入发电装置进行做功发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烟气余热利用,尤其涉及一种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1、目前化工领域如炼焦厂、工业硅冶炼厂等,会产生高温的烟气余热,比如干熄焦的烟气余热可达950℃,工业硅的烟气余热可达500℃左右,目前该部分烟气余热通过余热锅炉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直接去汽轮发电系统发电。

2、由于余热锅炉产生的高温蒸气需要立马进行发电或为用户供热,当用户在某时间段没有用电或者用热需求时,则余热锅炉输出的高温蒸汽将难以被正常消纳,容易导致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通过对烟气中不同温度段的热能分别进行吸收和存储,进而可提高对烟气中热能的利用率,并且,可实现对烟气热能利用时段的平移,从而能够更好地匹配用户需求的波动。

2、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包括:余热锅炉,包括烟气流道和沿烟气流动方向顺次设置于所述烟气流道内的第一换热模块和第二换热模块;

3、第一储热系统,用于吸收并存储所述烟气高温段的热能,所述第一储热系统的低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热系统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储热系统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热系统为以熔盐作为储热介质的储热系统或者为以导热油作为储热介质的储热系统,所述第二储热系统为以水工质作为储热介质的储热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工质为水工质,所述发电装置为汽轮机发电机组,所述第四换热模块为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的水工质输入端通过第一水工质管道连通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热系统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储热系统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热系统为以熔盐作为储热介质的储热系统或者为以导热油作为储热介质的储热系统,所述第二储热系统为以水工质作为储热介质的储热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工质为水工质,所述发电装置为汽轮机发电机组,所述第四换热模块为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的水工质输入端通过第一水工质管道连通所述第三换热模块的水工质输出端,所述蒸汽发生器的蒸汽输出端通过第二水工质管道与所述汽轮机发电机组的蒸汽输入端连通,所述汽轮机发电机组的蒸汽输出端通过第三水工质管道连通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屠棱燕杨义刘庸李银霞方文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可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