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砖块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80134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8 19:51
本技术所提供的砖块输送装置包括支架单元、输送带单元以及滑槽结构,支架单元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输送带单元包括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以及第三输送带,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设置在第一支架上,第三输送带设置在第二支架上,滑槽结构设置在第一支架上,且位于第二输送带的一侧,位于第三输送带的上方,从而合理布局,提高输送效率,将对中和翻转工序集成紧密结合,从而缩短耐火砖生产线体的长度,本技术所提供的砖块输送装置结构紧凑,适用于空间较小的工作环境,能够缩短耐火砖生产线体的长度,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耐火砖生产领域,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砖块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1、在耐火砖生产过程中,半成品需放在窑车上,进入到窑内烘烧。码坯方式有多种,一般为直立或侧立姿态放置。经烘烧后的砖块每块均需经打磨、喷码等包装前处理工艺。砖块在工艺处理线上必需经过姿态转变,将立砖砖放平,便于进行后续的打磨及检测等工艺处理。现有的输送线体设计时一般将砖块放料点、对中、翻转等工序分开布置,如此将导致输送线体过长,不适用于空间较小的工作环境。

2、为解决上述问题,专利文献112478825a公开了一种输送架,尤其涉及一种方向可调的砖块输送架,包括有:底板,其顶部一侧安装有呈料架;升降机构,其连接在底板顶部的一侧;夹紧机构,其连接在升降机构上;顶料机构,其安装在底板顶部靠近呈料架的一侧,但无法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适用于空间较小的工作环境的,能够缩短耐火砖生产线体长度的,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砖块输送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砖块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单元(10)、输送带单元(20)以及滑槽结构(30),所述支架单元(10)包括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所述输送带单元(20)包括第一输送带(21)、第二输送带(22)以及第三输送带(23),所述第一输送带(21)和第二输送带(22)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11)上,所述第三输送带(23)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12)上,所述滑槽结构(30)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11)上,且位于所述第二输送带(22)的一侧,位于第三输送带(23)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砖块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带(21)的两侧设有对中夹紧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砖块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单元(10)、输送带单元(20)以及滑槽结构(30),所述支架单元(10)包括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所述输送带单元(20)包括第一输送带(21)、第二输送带(22)以及第三输送带(23),所述第一输送带(21)和第二输送带(22)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11)上,所述第三输送带(23)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12)上,所述滑槽结构(30)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11)上,且位于所述第二输送带(22)的一侧,位于第三输送带(23)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砖块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带(21)的两侧设有对中夹紧结构(40),所述对中夹紧结构(40)包括对中板(41)和驱动气缸(42),所述驱动气缸(42)与所述对中板(41)连接,所述对中板(41)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带(21)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砖块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带(21)和所述第二输送带(22)之间设有翻转结构(50),所述翻转结构(50)包括伺服电机(51)、固定杆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杆上的翻转杆(52),所述固定杆与所述伺服电机(51)的电机轴连接,所述翻转杆(52)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带(21)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砖块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结构(30)包括滑槽支架(31)、翻斗单元(32)以及缓存单元(33),所述滑槽支架(31)内设有滑槽(311),所述翻斗单元(32)设置在所述滑槽支架(31)上,且位于所述滑槽(311)的一侧,所述缓存单元(33)设置在所述滑槽(311)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砖块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支架(31)包括底板(312)、底梁(313)、支撑杆(314)、横梁(315)以及竖梁(316),所述底梁(313)设置在所述底板(312)的两侧,所述支撑杆(314)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底梁(313)上,所述支撑杆(314)上远离所述底板(312)的一端与所述横梁(315)连接,所述横梁(315)的端部与所述竖梁(316)的端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砖块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斗单元(32)包括翻斗气缸(321)、连杆组件(322)以及翻斗(323),所述翻斗气缸(321)的一端设有翻斗气缸支架(324),所述翻斗气缸支架(324)设置在所述竖梁(316)上,所述连杆组件(322)的一端与所述翻斗气缸(321)可活动地连接,所述连杆组件(322)的另一端与所述翻斗(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盛盛沈启明冯沉冲李艳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海螺中南智能机器人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