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合金化高温合金棒坯多向锻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79183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8 19:45
本技术属于多向锻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合金化高温合金棒坯多向锻造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固定设有支撑柱、电机、液压缸和冲压缸,所述机体上开设有凹槽和通槽,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设有主动齿轮,所述冲压缸的伸缩端固定设有上模组,所述上模组上固定设有限位板,所述上模组下方设有下模组,所述下模组上固定设有从动齿轮和转动杆,所述下模组上开设有成型槽,所述机体下方设有收纳箱。本技术通过将下模组设置为可以转动的结构,用电机控制齿轮转动,带动下模组围绕转动杆进行转动,下模组会向通槽的方向转动,从而使成型槽内的棒坯能够掉落到通槽下方的收纳箱内,不需要人工拿取再放到收纳箱中,减少了操作时间和危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多向锻造,具体为一种高合金化高温合金棒坯多向锻造装置


技术介绍

1、高合金化高温合金棒坯是一种特殊的合金材料,通常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抗氧化、抗腐蚀等性能。它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舰船等领域,用于制造发动机、燃气轮机、核反应堆等高温部件,在制造过程中,高合金化高温合金棒坯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工艺步骤,如高温均质化处理、镦粗开坯、多向锻造等,以获得均匀细小的组织结构和所需的性能。

2、现有的多向锻造装置可参考专利公开号为的技术,其公开了一种多向锻造制坯装置,“包括上模、下模、上底板、下底板、能够转动的凸轮、从动轮;所述上底板与下底板平行;所述上模固定在上底板的中间;所述凸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上模的两侧;所述两个凸轮关于中间竖直面成镜像对称;所述上底板能够竖直升降;所述下模放置在下底板;所述下模有两个且分别位于上模的两侧;所述两个下模对称设置且能够同时向外侧或者内侧滑动;所述凸轮位于下模的外侧;凸轮外边缘的不规则弧形,使得凸轮既能够对下模的外扩起到一定的限制,同时保证下模与制坯原材料中心的距离是往复变化的,避免了制坯原材料的侧面产生毛刺或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合金化高温合金棒坯多向锻造装置,包括有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上固定设有支撑柱(101)、电机(2)、液压缸(4)和冲压缸(5),所述机体(1)上开设有凹槽(102)和通槽(103),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上固定设有主动齿轮(201),所述冲压缸(5)的伸缩端固定设有上模组(501),所述上模组(501)上固定设有限位板(502),所述上模组(501)下方设有下模组(3),所述下模组(3)上固定设有从动齿轮(301)和转动杆(302),所述下模组(3)上开设有成型槽(303),所述机体(1)下方设有收纳箱(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合金化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合金化高温合金棒坯多向锻造装置,包括有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上固定设有支撑柱(101)、电机(2)、液压缸(4)和冲压缸(5),所述机体(1)上开设有凹槽(102)和通槽(103),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上固定设有主动齿轮(201),所述冲压缸(5)的伸缩端固定设有上模组(501),所述上模组(501)上固定设有限位板(502),所述上模组(501)下方设有下模组(3),所述下模组(3)上固定设有从动齿轮(301)和转动杆(302),所述下模组(3)上开设有成型槽(303),所述机体(1)下方设有收纳箱(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合金化高温合金棒坯多向锻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2)固定连接在机体(1)内腔侧壁上,所述主动齿轮(201)侧边啮合有从动齿轮(301),所述主动齿轮(201)和从动齿轮(301)均转动连接在凹槽(102)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合金化高温合金棒坯多向锻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齿轮(301)固定连接在下模组(3)侧面,所述转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守瑶李朝能张克胜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钢铁集团冶金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