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力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动力牵引系统及列车。
技术介绍
1、目前的国内单轨车领域,大多数采用的是两台车为一个动力单元的牵引系统。受制于单轨车的车下空间有限,单台车不能同时安装牵引辅助系统和制动系统设备,加之牵引、辅助及制动三个系统的集成设计相对困难,所以导致单车的动拖比不佳,车辆编组不灵活。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力牵引系统及列车,减少了动力牵引系统的体积与重量,单台车可以同时实现牵引及制动,车辆编组可以更加灵活,也可以提高单车动拖比。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动力牵引系统,包括控制器、牵引系统、制动系统及辅助系统;
3、所述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牵引系统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制动系统的控制端连接;
4、所述牵引系统的供电端与电源线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牵引系统的输出端与牵引电机的驱动端连接,所述牵引系统用于基于所述控制器发送的牵引信号时驱动牵引电机运转以驱动列车运行;
5、所述制动系统的供电端与电源线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制动系统的输出端与制动电机的驱动端连接,所述制动系统用于基于所述控制器发送的制动信号时控制所述制动电机运转以驱动所述列车制动;
6、所述辅助系统的供电端与电源线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辅助系统的输出端与列车中的设备及所述制动系统供电,所述辅助系统用于为所述列车中的设备供电,所述设备包括空调及照明中的至少一种。
7、另一方面,还包括压力检测
8、所述压力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列车的重量,以便所述控制器所述重量发送对应的牵引信号至所述牵引系统或根据所述重量发送对应的制动信号至所述制动系统。
9、另一方面,所述控制器还与车辆网络模块、牵引硬线及制动硬线连接;
10、所述控制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车辆网络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牵引硬线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三输入端与所述制动硬线的输出端连接,以便控制器在所述车辆网络模块或牵引硬线发送牵引指令时,发送牵引信号至所述牵引系统,在所述车辆网络模块或制动硬线发送制动指令时,发送制动信号至所述制动系统。
11、另一方面,所述辅助系统包括蓄电池、断路器、第一降压模块及第二降压模块;
12、所述断路器的第一端与受电弓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受电弓的第二端接与电源线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断路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降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降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降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降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蓄电池的充电端连接,所述蓄电池的放电端与所述制动系统的供电端连接;
13、所述第一降压模块及所述第二降压模块用于将电源线输出的直流电压降压后为蓄电池供电,所述蓄电池用于为所述制动系统供电。
14、另一方面,还包括熔断器;
15、所述熔断器的第一端与所述断路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熔断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降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16、所述熔断器用于保护电路。
17、另一方面,还包括第一预充开关、第二预充开关及预充电阻;
18、所述第一预充开关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二预充开关的第一端均与所述断路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预充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预充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预充电阻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一预充开关的第二端连接且连接的公共端与所述第一降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19、所述预充电阻用于在所述第一预充开关关断且所述第二预充开关闭合时预充电。
20、另一方面,所述辅助系统包括还包括第三降压模块;
21、所述第三降压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降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降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空调的供电端及所述照明的供电端连接。
22、另一方面,还包括储能系统;
23、所述储能系统的供电端与电源线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源线用于在列车停靠在站台时为所述储能系统充电,在车辆运行时由所述储能系统供电。
24、另一方面,还包括设置在站台的充电设备;
25、所述充电设备与电源线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在列车停靠在站台时经过所述电源线为所述储能系统充电。
2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列车,包括上述的动力牵引系统。
27、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动力牵引系统及列车,涉及电力领域,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与牵引系统的控制端连接,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与制动系统的控制端连接;牵引系统的输出端与牵引电机的驱动端连接,牵引系统用于在接收到牵引信号时驱动牵引电机运转以驱动列车运行;制动系统的供电端与电源线的输出端连接,制动系统的输出端与制动电机的驱动端连接,制动系统用于在接收到制动信号时控制制动电机运转以驱动列车制动;辅助系统的输出端与列车中的设备供电,辅助系统用于为列车中的设备供电。牵引模块与制动模块共用同一个控制器,减少了动力牵引系统的体积与重量,单台车可以同时实现牵引及制动,车辆编组可以更加灵活,也可以提高单车动拖比。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牵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牵引系统、制动系统及辅助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牵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检测装置,所述压力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牵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与车辆网络模块、牵引硬线及制动硬线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牵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系统包括蓄电池、断路器、第一降压模块及第二降压模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牵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熔断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牵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预充开关、第二预充开关及预充电阻;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牵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系统包括还包括第三降压模块;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牵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能系统;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力牵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站台的充电设备;
10.一种列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牵引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牵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牵引系统、制动系统及辅助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牵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检测装置,所述压力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牵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与车辆网络模块、牵引硬线及制动硬线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牵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系统包括蓄电池、断路器、第一降压模块及第二降压模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牵引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洋,王舜,胡腾,胡涵,黄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