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机架汇流排组件。
技术介绍
1、美国专利us20240212887a1揭示了一种用于对服务器供电的汇流排组件,包括一外壳、两个汇流排及一中间绝缘元件。汇流排及中间绝缘元件通过一穿过外壳、汇流排及中间绝缘元件的紧固件固定于外壳内。
2、然而,类似的汇流排因为高电流的关系会产生较大量的热能,若无法快速的将热能带走,或将导致汇流排的失效,提高其故障风险。现有的做法是藉由于机架外设风扇或利用自然对流等方式散热,前述的设计的散热效率较低,随着电流的增加,难以满足散热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具有较佳散热效能的机架汇流排组件,另外,亦提出了固定汇流排的改良设计。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机架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外壳;两条汇流排,位于外壳内沿一长度方向延伸,两条汇流排分别沿一高度方向依序包括一头部、一肩部、一腰部及一底座部,两条汇流排的肩部及底座部之间分别形成有一容置槽;一绝缘件,位于两条汇流排之间,用于隔离两条汇流排;二导热元件,分别嵌设于对应的汇流排的容置槽中;一上固定件,一部分固定于两条汇流排的其中一者的肩部,另一部分悬吊于同一汇流排的容置槽上方,用以防止容置槽中的导热元件组从容置槽中脱离。
3、在一实施方式中,前述的设计可选择性地进一步包括一下固定件,下固定件一部分固定于对应上固定件的下方的底座部上,下固定件的另一部分位于同一汇流排的容置槽上方,用以防止容置槽中的
4、在一实施方式中,前述的任一设计可选择性地使上固定件为一体成型且包括一水平部及一垂直部,水平部嵌入其对应的肩部的一通孔中,垂直部连接于水平部并贴合肩部的一外侧表面并部分位于容置槽上方。
5、在一实施方式中,前述的任一设计可选择性地使上固定件所处的汇流排中的导热元件的侧表面上设有一止动槽,供上固定件或下固定件嵌设于其中,以利用上固定件或下固定件来抵持散热元件的止动槽的槽壁进而防止导热元件于容置槽中滑动。
6、在一实施方式中,前述的任一设计可选择性地使外壳包括至少一个侧向开口,侧向开口连接有一挡板,挡板往内沉入侧向开口,挡板设有一穿孔,封口板利用挡板的穿孔与挡板相互锁固。
7、在一实施方式中,前述的任一设计可选择性地使上固定件位于同一汇流排的容置槽上方的部分的厚度小于连接于肩部处的厚度,以保留空位以供挡板容置,防止挡板和上固定件干涉。
8、在一实施方式中,前述的任一设计可选择性地使封口板的外侧表面和外壳的外侧表面齐平。
9、在一实施方式中,前述的任一设计可选择性地使下固定件位于同一汇流排的容置槽上方的部分的厚度小于连接于底座部处的厚度,以保留空位以供挡板容置,防止挡板和上固定件干涉。
10、在一实施方式中,前述的任一设计可选择性地使下固定件位于同一汇流排的容置槽上方的部分的厚度小于连接于底座部处的厚度,以保留空位以供挡板容置,防止挡板和上固定件干涉。
11、在一实施方式中,前述的任一设计可选择性地使二导热元件的其中之一者的内部包括一主流道,主流道仅藉由导热元件的头端及尾端的二进出液口分别与外部连通,主流道至少包括多个轮流排列且连接的宽段流道及窄段流道,主流道中包括多个鳍片组,每个鳍片组包括多个鳍片,任二相邻的鳍片形成一较小的副流道,副流道的出口正对另一鳍片,以减慢流体的流速。
12、在一实施方式中,前述的任一设计可选择性地使两条汇流排分别藉由一导热绝缘材料层与各自的导热元件连接,以使两条汇流排与各自的导热元件在电绝缘的情况下进行热交换。
13、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出的机架汇流排组件藉由使用各个固定件来将导热元件固定在二汇流排中的容置槽中,防止其滑移,以确保汇流排能被妥善的固定于外壳中,并且,导热元件的嵌入式设计使其与汇流排紧密接触,能够快速将汇流排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传导至导热元件,并高效地将热量从热源传导出去,散热效率更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架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架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件(61)为一体成型结构且包括一水平部(601)及一垂直部(602),所述水平部(601)嵌入其对应的所述肩部(22)的一通孔(22A)中,所述垂直部(602)连接于所述水平部(601)并贴合所述肩部(22)的一外侧表面并部分位于所述容置槽(20A)上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架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下固定件(62),所述下固定件(62)一部分固定于对应所述上固定件(61)的下方的所述基部(24)上,所述下固定件(62)的另一部分位于同一所述汇流排(20)的所述容置槽(20A)上方,用以防止所述容置槽(20A)中的所述导热元件组从所述容置槽(20A)中脱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架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件(61)所处的所述汇流排(20)中的所述导热元件(71)的侧表面上设有一止动槽(713),供所述上固定件(61)或所述下固定件(62)嵌设于其中,以利用所述上固定件(61)或所述下固定件(62)来抵持所述导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架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汇流排组件还包括封口板,所述外壳(10)包括至少一个侧向开口(111),所述侧向开口(111)连接有一挡板(111B),所述挡板(111B)往内沉入所述侧向开口(111),所述挡板(111B)设有一穿孔,螺接件穿设于所述穿孔并锁固所述封口板(12)与所述挡板(111B)。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架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板(12)的外侧表面和所述外壳(10)的外侧表面齐平。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架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件(61)位于同一所述汇流排(20)的所述容置槽(20A)上方的部分的厚度小于连接于所述肩部(22)处的厚度,以保留空位以防止所述挡板(111B)和所述上固定件(61)干涉。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架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下固定件(62),所述下固定件(62)一部分固定于对应所述上固定件(61)的下方的所述基部(24)上,所述下固定件(62)的另一部分位于同一所述汇流排(20)的所述容置槽(20A)上方,用以防止所述容置槽(20A)中的所述导热元件组从所述容置槽(20A)中脱离,所述下固定件(62)位于同一汇流排(20)的所述容置槽(20A)上方的部分的厚度小于连接于所述基部(24)处的厚度,以保留空位以供所述挡板(111B)容置,防止所述挡板(111B)和所述下固定件(62)干涉。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架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二所述导热元件(71)的其中之一者的内部包括一主流道,所述主流道仅藉由所述导热元件(71)的头端及尾端的二进出液口(72)分别与外部连通,所述主流道至少包括多个轮流排列且连接的宽段流道及窄段流道,所述主流道中包括多个鳍片组(711),每个所述鳍片组(711)包括多个鳍片(712),任二相邻的所述鳍片(712)形成一副流道,所述副流道的出口正对另一所述鳍片(712),以减慢所述主流道中流体的流速。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架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条汇流排(20、30)分别藉由一导热绝缘材料层(80)与各自的所述导热元件(71)连接,以使所述两条汇流排(20、30)与各自的所述导热元件(71)在电绝缘的情况下进行热交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架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架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件(61)为一体成型结构且包括一水平部(601)及一垂直部(602),所述水平部(601)嵌入其对应的所述肩部(22)的一通孔(22a)中,所述垂直部(602)连接于所述水平部(601)并贴合所述肩部(22)的一外侧表面并部分位于所述容置槽(20a)上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架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下固定件(62),所述下固定件(62)一部分固定于对应所述上固定件(61)的下方的所述基部(24)上,所述下固定件(62)的另一部分位于同一所述汇流排(20)的所述容置槽(20a)上方,用以防止所述容置槽(20a)中的所述导热元件组从所述容置槽(20a)中脱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架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件(61)所处的所述汇流排(20)中的所述导热元件(71)的侧表面上设有一止动槽(713),供所述上固定件(61)或所述下固定件(62)嵌设于其中,以利用所述上固定件(61)或所述下固定件(62)来抵持所述导热元件(71)的所述止动槽(713)的槽壁进而防止所述导热元件(71)于所述容置槽(20a)中滑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架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汇流排组件还包括封口板,所述外壳(10)包括至少一个侧向开口(111),所述侧向开口(111)连接有一挡板(111b),所述挡板(111b)往内沉入所述侧向开口(111),所述挡板(111b)设有一穿孔,螺接件穿设于所述穿孔并锁固所述封口板(12)与所述挡板(111b)。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架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板(12)的外侧表面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劳增仕,邹浩然,
申请(专利权)人:康联精密机电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