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莫列斯公司专利>正文

电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77571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连接装置,包含一插头连接器、一插座连接器及一装置连接器。插座连接器设于一电路板下侧,装置连接器设于一存储装置,插头连接器可与装置连接器横向对接,并可由下往上与插座连接器纵向对接,由此,使存储装置与电路板形成电连接。而且,插头连接器与装置连接器还分别设有相配合的凸部与凹部,使得插头连接器与装置连接器对接时,可以通过凸部与凹部完成卡合的操作来确定对接已达到定位,并可通过凸部与凹部的卡扣固定而增加插头连接器与装置连接器的电连接稳定性。(*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包含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 器及装置连接器的电连接装置,其中插座连接器设于一电路板下侧,插头连 接器可分别与装置连接器横向对接并可由下往上与插座连接器纵向对接。
技术介绍
参阅图1,其为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第M345372号披露的一种电连接装置 900,该电连接装置包含一插头连接器91及一插座连接器92。插座连接器 92设于电路板93的下侧,由于插头连接器91是从电路板93上方往下与插 座连接器92对接组合才能形成电连接,所以电路板93需要形成可供插头连 接器92通过的开口 931,如此,电路板93上侧对应插头连接器92的空间就 不能被利用。再者,当电连接装置900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图未示)时,一 般是将插座连接器92设于笔记本电脑的电路板93 (主机板)下侧,而将插 头连接器91与设于硬盘驱动器或光排驱动器(图未示)的装置连接器(图 未示)对接,通过组合插头连接器91与插座连接器92,使硬盘驱动器或光 盘驱动器与电路板93形成电连接。然而,因为插头连接器91必须从电路板 93上侧往下侧的方向与插座连接器92对接,如此当电路板93已安装于电脑 壳体(图未示)内、且其上方已经安装键盘(图未示)时,要再安装硬盘驱 动器或光盘驱动器则必须先将电路板93自电脑壳体拆下,才能将插头连接 器91与插座连接器92对接,而不能只移除电脑壳体的底盖来直接从笔记本 电脑的底部安装硬盘驱动器或光盘驱动器。此外,插头连接器91并未设置可与装置连接器产生干涉的机构,与装 置连接器对接时不易确知是否达到定位,而且对接后容易因为震动而导致接 触不良。综上所述,现有的电连接装置900还有可改善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插头连接器无须通过电路 板而能直接在电路板下侧与插座连接器组合的电连接装置。本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头连接器能与装置连接器卡扣固 定以增加电连接稳定性的电连接装置。由此,本新型电连接装置包含相配合的一插头连接器及一插座连接器, 该插座连接器设于一电路板下侧。该插头连接器包含一第一绝缘基座及多个 第一端子。该第一绝缘基座包括一第一本体及多个第一端子槽,该第一本体 具有一纵向对接部及一与该纵向对接部相对的横向对接部,各所述第一端子 槽相间隔地设于该第一本体并由该纵向对接部往该横向对接部延伸。各所述 第一端子分别设于各所述第一端子槽,且各具有一凸伸出该第一端子槽并受 到支撑的平板状转接部。该插座连接器包含一第二绝缘基座及多个第二端 子。该第二绝缘基座包括一第二本体、两个侧壁、多个第二端子槽及一容置 槽,该第二本体具有一与该电路板相邻的顶壁及一与该顶壁相对的底壁,且 该第二本体与所述两个侧壁共同限定该容置槽,各所述第二端子槽相间隔地设于该第二本体并由该顶壁往该底壁延伸。各所述第二端子分别设于各所述 第二端子槽,且各具有一凸伸出该第二本体的顶壁以电连接于该电路板的导 接部,及一凸伸出该第二开口的第二接触部。通过将该插头连接器的纵向对 接部由下往上置入该插座连接器的容置槽,使各所述第一端子的转接部与各 所述第二端子的第二接触部相接触而形成电连接。进一步地,该第一绝缘基座的第一本体具有 一设有所述多个第一端子 槽的基壁、 一与该基壁相对且相间隔的横壁、及一介于该基壁与该横壁之间 的插槽,且各所述第一端子槽具有一位于该基壁的第一开口,以与该插槽相 连通。各所述第一端子还具有一凸伸出该第一开口的第一接触部。该电连接 装置还包含一与该插头连接器相配合的装置连接器,该装置连接器包含一第 三绝缘基座及多个第三端子,该第三绝缘基座具有一与该插槽相配合的舌板 单元及多个设于该舌板单元的第三端子槽,该舌板单元具有一与该基壁相对 的内侧及一与该横壁相对的外侧,各所述第三端子槽具有一位于该舌板单元 内侧的第三开口。各所述第三端子分别固设于各所述第三端子槽,并具有一 弯折延伸出该第三端子槽的导接部及一通过该第三开口外露的第三接触部;该舌板单元的外侧及该第一本体的横壁还分别设有至少一组相互卡合的凹 部与凸部,通过将该插头连接器插置于该装置连接器,使该第一接触部与该 第三接触部相接触而形成电连接,并通过该组凹部与凸部而使该插头连接器 与该装置连接器卡扣固定。本新型电连接装置的插座连接器设于电路板下侧,且容置槽的入口朝 下,插头连接器不需要通过电路板即可直接在电路板下侧由下往上与插座连 接器对接组合,使电路板不用设置供插头连接器通过的开口,增加了电路板 上可利用的空间,而且,在应用于笔记本电脑时,还可直接从笔记本电脑底 部安装硬盘驱动器或光盘驱动器,使安装过程更为方便。此外,插头连接器 与装置连接器还分别设有相配合的凸部与凹部,使插头连接器与装置连接器 对接时,可以通过凸部与凹部完成卡合的操作来确定对接已达定位,并可通 过凸部与凹部的卡扣固定而增加插头连接器与装置连接器的电连接稳定性。附图说明图l是一立体图,说明一公知的电连接装置,其中一插头连接器与一插 座连接器为未组合的状态;图2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本技术电连接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中的 一插头连接器与一插座连接器、以及一电路板与该插座连接器之间的位置关 系;图3是图2的另一角度的视图4是图3的组合图,其中该插头连接器与该插座连接器为未组合的状态;图5是图4中该插头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的视图6是图4的组合图,说明该插头连接器与该插座连接器组合的状态; 图7是图6的另一角度的视图8是一立体图,说明该优选实施例的一装置连接器与该插头连接器、 以及该装置连接器与一存储装置之间的连接关系,其中该装置连接器的第三 绝缘基座及该存储装置部分被移除,以方便说明设于一舌板单元的凹部;图9 图11是截面图,说明该插头连接器与该装置连接器对接时,该插 头连接器的凸部与该装置连接器的凹部的作用关系;图12是一示意图,说明该插头连 装置及该电路板的位置关系;及图13是一示意图,说明该存储装 及该插座连接器而与该电路板电连接。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l第一绝缘基座101电源区ll第一本体112横向对接部114横壁116插槽1162L形槽部12第一端子槽13限位槽15竖井17凸部3第二绝缘基座 30固定件 311顶壁 32侧壁 34凸块 351第二开口 361导槽 4第二端子 42弹性臂 44导接部 5第三绝缘基座 501L形板部 51舌板单元 512外侧器与该插座连接器组合前与该存储 通过该装置连接器、该插头连接器100插头连接器102信号区lll纵向对接部113基壁115侧壁1161L形槽部117间壁121第一开口14侧凸缘16定位柱300插座连接器31第二本体312底壁33连接壁35第二端子槽36容置槽41固定部 43第二接触部500装置连接器 502L形板部 511内侧52第三端子槽53导槽 54凹部 6第三端子 61导接部62第三接触部 81电路板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新型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一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参阅图2、图3与图8,本技术电连接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包含一 插头连接器100、 一插座连接器300及一装置连接器500。插座连接器300 设于一电路板81下侧,装置连接器500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装置包含相配合的一插头连接器及一插座连接器,该插座连接器设于一电路板下侧; 该插头连接器包含: 一第一绝缘基座,包括一第一本体及多个第一端子槽,该第一本体具有一纵向对接部及一与该纵向对接部相对 的横向对接部,各所述第一端子槽相间隔地设于该第一本体并由该纵向对接部往该横向对接部延伸;及 多个第一端子,分别设于各所述第一端子槽,且各所述第一端子具有一凸伸出所述第一端子槽并受到支撑的平板状转接部; 该插座连接器包含:  一第二绝缘基座,包括一第二本体、两个侧壁、多个第二端子槽及一容置槽,该第二本体具有一与该电路板相邻的顶壁及一与该顶壁相对的底壁,且该第二本体与该两个侧壁共同限定该容置槽,各所述第二端子槽相间隔地设于该第二本体并由该顶壁往该底壁延伸,且具有一与该容置槽相连通的第二开口;及 多个第二端子,分别设于各所述第二端子槽,且各所述第二端子具有一凸伸出该第二本体的顶壁以电连接于该电路板的导接部、以及一凸伸出该第二开口的第二接触部; 通过将该插头连接器的纵向对接部由下往上置入该插 座连接器的容置槽,使各所述第一端子的转接部与各所述第二端子的第二接触部相接触而形成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珽章
申请(专利权)人:莫列斯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