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正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477066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6 1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正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复合正极片包括正极片和位于正极片远离集流体一侧表面上涂层,所述涂层包括2‑5个聚合物层,每个聚合物层中都包括锂硼酸盐,聚合物层中的锂硼酸盐浓度呈梯度降低趋势,离正极片最近的聚合物层中的锂硼酸盐浓度最高。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锂固态电池界面阻抗低,离子迁移速率快,充放电过程极化小,可在室温2C倍率下稳定循环900圈,容量保持率>80%,且在高负载正极10mg cm‑2可稳定循环200圈。面积容量为3.5mAh cm‑2的正极组装袋式电池在100次循环后可保持其初始容量的82%,库仑效率提高到99.8±0.1%,极具产业化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正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基于固态电解质的全固态电池能有效避免锂枝晶穿透隔膜而造成电池的短路,是电解液优异的替代品之一。聚合物固态电解质(spe)具有较好的柔韧性,能够与电极材料实现充分的界面接触,具有低的界面电阻,易于加工制备,可以与现有的液态电池装配设备兼容,被视为固态电池最有前途的电解质。但是目前固体电解质和电极之间全是固—固点接触,导致两者的接触面积较小,界面接触不好,离子传输受阻,界面阻抗大,严重影响了离子的传输,造成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内阻急剧增大、电池循环性能及倍率性能均变差。并且,固态电解质还存在与正极界面相容性差的问题,正极内部由于缺乏电解液的浸润,离子传输性能也较差,在充放电过程中各材料的体积膨胀和收缩,从而致使界面容易分离等问题。

2、现有技术cn 111952597 a公开了一种复合正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固态电池,将聚合物和锂盐溶解于溶剂中,形成混合浆料;并刮涂在正极片远离集流体的一侧表面,干燥形成保护层,避免正极材料与固态电解质的直接接触,降低界面阻抗。但是此现有技术制备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正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片和位于正极片远离集流体一侧表面上的涂层,所述涂层包括2-5个聚合物层,每个聚合物层中都包括锂硼酸盐,聚合物层中的锂硼酸盐浓度呈梯度降低趋势,离正极片最近的聚合物层中的锂硼酸盐浓度最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正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涂料包括聚合物基体溶液和锂硼酸盐;所述聚合物基体溶液包括聚合物基体和磷酸酯类溶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正极片,其特征在于,聚合物基体选自聚偏二氟乙烯、聚(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中任意一种或两种;锂硼酸盐选自双草酸硼酸锂、二氟草酸硼酸锂中任意一种或两种;磷酸酯类溶剂选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正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片和位于正极片远离集流体一侧表面上的涂层,所述涂层包括2-5个聚合物层,每个聚合物层中都包括锂硼酸盐,聚合物层中的锂硼酸盐浓度呈梯度降低趋势,离正极片最近的聚合物层中的锂硼酸盐浓度最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正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涂料包括聚合物基体溶液和锂硼酸盐;所述聚合物基体溶液包括聚合物基体和磷酸酯类溶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正极片,其特征在于,聚合物基体选自聚偏二氟乙烯、聚(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中任意一种或两种;锂硼酸盐选自双草酸硼酸锂、二氟草酸硼酸锂中任意一种或两种;磷酸酯类溶剂选自磷酸三甲酯、磷酸三乙酯中任意一种或两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正极片,其特征在于,制备离正极片最近的聚合物层的聚合物涂料中锂硼酸盐质量占比为7-9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正极片,其特征在于,制备离正极片最远的聚合物层的聚合物涂料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燕刘哲廷王文尧赵乐罗湘王安许美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毅华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