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隔墙板安装,具体是一种alc轻质隔墙板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1、隔墙板是指jg/t169-2016《建筑隔墙用轻质条板》规定的用于建筑物内部非承重部位的墙体预制条板,隔墙板包括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条板(grc板)、玻璃纤维增强石膏空心条板(grg板)、增压加气混凝土条板(alc板)、钢丝(钢丝网)增强水泥条板、轻混凝土条板、复合夹芯轻质条板等等。全称是建筑隔墙用轻质条板,作为一般工业建筑、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程的非承重内隔墙主要材料。
2、然而在室内进行隔墙时,隔墙板之间的连接通常使用螺丝和连接条,使用螺丝将连接条与两块隔板分别固定,使用连接条和螺丝连接隔板,隔板之间不易精准对接,并且固定过程繁琐,导致工作效率较低,而且通过此方式进行连接,在长时间时候,螺丝在外力,例如震动等,螺丝极易发生脱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alc轻质隔墙板连接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连接条和螺丝连接隔板,隔板之间不易精准对接,并且固定过程繁琐,导致工作效率较低,而且通过此方式进行连接,在长时间时候,螺丝在外力,例如震动等,螺丝极易发生脱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一种alc轻质隔墙板连接结构,包括隔墙板本体,隔墙板本体包括两个相邻的第一隔墙板和第二隔墙板,通过将第一隔墙板和第二隔墙板相互靠近的一端进行连接固定,完成隔墙板的安装;连接部:设置于第一隔墙板和第二隔墙板上,用于将第一隔墙
3、本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连接部包括开设于第一隔墙板靠近第二隔墙板一端的凹槽,第二隔墙板靠近第一隔墙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凹槽相适配的连接柱,当第一隔墙板和第二隔墙板相互靠近时连接柱能够插入凹槽的内部,第一隔墙板内开设有竖槽,竖槽的顶端与凹槽相连通,竖槽内滑动连接有升降块,升降块能够沿着升降块的高度方向进行升降,升降块的顶端转动连接有圆球,当升降块移动至竖槽的顶端后圆球位于凹槽内,连接柱的底面开设有与圆球相适配的半圆槽,半圆槽和圆球具有重合位置。
4、本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第一隔墙板内设置有复位部,用于驱动升降块进行复位。
5、本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复位部包括开设于第一隔墙板内的空腔,且空腔位于竖槽的正下方,空腔内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顶端延伸至竖槽并与升降块的底面固定连接,连接杆的表面套设有弹性复位件,且弹性复位件的两端分别与竖槽的内底壁和升降块的底面固定连接。
6、本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弹性复位件为压簧。
7、本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定位部包括固定连接于限位板底面的定位块,第一隔墙板靠近第二隔墙板的一端开设有连接槽,且连接槽与空腔相连通,第二隔墙板靠近第一隔墙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杆,插杆靠近第一隔墙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连接槽相适配的连接槽,且卡板和连接槽具有重合位置,当第一隔墙板和第二隔墙板相互靠近时,卡板能够通过连接槽插入空腔内,定位块内开设有第一限位槽,且卡板与第一限位槽相适配,卡板的直径值大于插杆的直径值,卡板能够插入第一限位槽内,定位块内设有第二限位槽,且第二限位槽的顶端与第一限位槽的底端相连通,第二限位槽与插杆相适配,第一限位槽的宽度值大于第二限位槽的宽度值。
8、本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第一隔墙板和第二隔墙板上设置有密封部。
9、本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密封部包括第一隔墙板靠近第二隔墙板一端的槽口,第二隔墙板靠近第一隔墙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槽口相适配的挡块。
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1、推动第一隔墙板和第二隔墙板相互移动,使第一隔墙板和第二隔墙板相互靠近的一端互相接触,当第一隔墙板和第二隔墙板接触后,连接部会由初始的打开状态切换至锁死状态,从而将第一隔墙板和第二隔墙板进行连接固定,完成安装,当第一隔墙板和第二隔墙板连接后,定位部能够将对连接部进行定位,使连接部定位在锁死状态下,无法切换至打开状态,从而便能够更加方便安全的将第一隔墙板和第二隔墙板进行连接安装,通过拼接插接的方式既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也能够有效的防止第一隔墙板和第二隔墙板在安装后发生非人为的脱离,能够有效的提高第一隔墙板和第二隔墙板的安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ALC轻质隔墙板连接结构,其特征是,包括隔墙板本体(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LC轻质隔墙板连接结构,其特征是,连接部(2)包括开设于第一隔墙板(11)靠近第二隔墙板(12)一端的凹槽(21),第二隔墙板(12)靠近第一隔墙板(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凹槽(21)相适配的连接柱(25),当第一隔墙板(11)和第二隔墙板(12)相互靠近时连接柱(25)能够插入凹槽(21)的内部,第一隔墙板(11)内开设有竖槽(22),竖槽(22)的顶端与凹槽(21)相连通,竖槽(22)内滑动连接有升降块(23),升降块(23)能够沿着升降块(23)的高度方向进行升降,升降块(23)的顶端转动连接有圆球(24),当升降块(23)移动至竖槽(22)的顶端后圆球(24)位于凹槽(21)内,连接柱(25)的底面开设有与圆球(24)相适配的半圆槽(26),半圆槽(26)和圆球(24)具有重合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LC轻质隔墙板连接结构,其特征是,第一隔墙板(11)内设置有复位部(3),用于驱动升降块(23)进行复位。
4.根据权利要求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ALC轻质隔墙板连接结构,其特征是,弹性复位件(34)为压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ALC轻质隔墙板连接结构,其特征是,定位部(4)包括固定连接于限位板(32)底面的定位块(41),第一隔墙板(11)靠近第二隔墙板(12)的一端开设有连接槽(42),且连接槽(42)与空腔(31)相连通,第二隔墙板(12)靠近第一隔墙板(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杆(43),插杆(43)靠近第一隔墙板(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连接槽(42)相适配的连接槽(42),且卡板(44)和连接槽(42)具有重合位置,当第一隔墙板(11)和第二隔墙板(12)相互靠近时,卡板(44)能够通过连接槽(42)插入空腔(31)内,定位块(41)内开设有第一限位槽(45),且卡板(44)与第一限位槽(45)相适配,卡板(44)的直径值大于插杆(43)的直径值,卡板(44)能够插入第一限位槽(45)内,定位块(41)内设有第二限位槽(46),且第二限位槽(46)的顶端与第一限位槽(45)的底端相连通,第二限位槽(46)与插杆(43)相适配,第一限位槽(45)的宽度值大于第二限位槽(46)的宽度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LC轻质隔墙板连接结构,其特征是,第一隔墙板(11)和第二隔墙板(12)上设置有密封部(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ALC轻质隔墙板连接结构,其特征是,密封部(5)包括第一隔墙板(11)靠近第二隔墙板(12)一端的槽口(51),第二隔墙板(12)靠近第一隔墙板(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槽口(51)相适配的挡块(5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alc轻质隔墙板连接结构,其特征是,包括隔墙板本体(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lc轻质隔墙板连接结构,其特征是,连接部(2)包括开设于第一隔墙板(11)靠近第二隔墙板(12)一端的凹槽(21),第二隔墙板(12)靠近第一隔墙板(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凹槽(21)相适配的连接柱(25),当第一隔墙板(11)和第二隔墙板(12)相互靠近时连接柱(25)能够插入凹槽(21)的内部,第一隔墙板(11)内开设有竖槽(22),竖槽(22)的顶端与凹槽(21)相连通,竖槽(22)内滑动连接有升降块(23),升降块(23)能够沿着升降块(23)的高度方向进行升降,升降块(23)的顶端转动连接有圆球(24),当升降块(23)移动至竖槽(22)的顶端后圆球(24)位于凹槽(21)内,连接柱(25)的底面开设有与圆球(24)相适配的半圆槽(26),半圆槽(26)和圆球(24)具有重合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lc轻质隔墙板连接结构,其特征是,第一隔墙板(11)内设置有复位部(3),用于驱动升降块(23)进行复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alc轻质隔墙板连接结构,其特征是,复位部(3)包括开设于第一隔墙板(11)内的空腔(31),且空腔(31)位于竖槽(22)的正下方,空腔(31)内设置有限位板(32),限位板(32)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3),且连接杆(33)的顶端延伸至竖槽(22)并与升降块(23)的底面固定连接,连接杆(33)的表面套设有弹性复位件(34),且弹性复位件(34)的两端分别与竖槽(22)的内底壁和升降块(23)的底面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军,张跃龙,杨楠楠,杨川,汪勇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七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