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碳循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微生物计量代谢促进土壤稳定积碳的测定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1、碳循环是陆地生态循环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2110564048.5,其公开了一种秸秆还田配施无机养分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方法,该方法认为秸秆和土壤元素组成的差异限制了秸秆碳的高效腐殖化进程。故该方法在秸秆还田的同时添加了无机养分,在秸秆c转化中遵循c:n:p:s=10000:860:169:129养分需求比例。养分和外源有机物料的添加会增强天然soc的矿化和分解作用,同时秸秆碳将以恒定的碳与养分的比例形成新的土壤soc,即其原理是通过无机养分的加入,使得秸秆c与无机养分的比例接近土壤稳定有机质中的化学计量比。
2、但是采用上述方式进行秸秆还田后秸秆腐解仍较缓慢,碳源腐殖效率未达预期,限制了秸秆碳转移进入到土壤碳库的进程和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微生物计量代谢促进土壤稳定积碳的测定方法及应用,通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微生物计量代谢促进土壤稳定积碳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添加秸秆碳与养分氮磷硫,将土壤中底物的C:N:P:S化学计量比调节至10000:(1034-2004):(167-494):(133-26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生物计量代谢促进土壤稳定积碳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C:N:P:S的化学计量比为10000:2004:494:264。
3.基于微生物计量代谢促进土壤稳定积碳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微生物计量代谢促进土壤稳定积碳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处理组NPS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微生物计量代谢促进土壤稳定积碳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添加秸秆碳与养分氮磷硫,将土壤中底物的c:n:p:s化学计量比调节至10000:(1034-2004):(167-494):(133-26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生物计量代谢促进土壤稳定积碳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c:n:p:s的化学计量比为10000:2004:494:264。
3.基于微生物计量代谢促进土壤稳定积碳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微生物计量代谢促进土壤稳定积碳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处理组nps0为传统秸秆还田方式,nps0中添加氮素、磷素、硫素量为0,作为对照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微生物计量代谢促进土壤稳定积碳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的处理组nps0-nps3中增量添加的c为秸秆碳,秸秆碳是将秸秆粉碎为2-5毫米的碎片,经过风干、过筛和去杂处理的每100克土壤样本中加入2克碎片,碎片中的c、n、p和s浓度分别为41.76%、0.974%、0.120%和0.119%;处理组nps1-nps3通过添加含有硝酸铵、磷酸二氢钾和硫酸铵的营养溶液ns1、ns2或ns3来调节底物的化学计量比,处理组nps0不添加营养液,ns1中的n、p和s浓度分别为6.421、1.791和0.952g l-1,ns2中的浓度分别为19.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红亮,董文旭,刘秀萍,王晶,庞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