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储层改造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及液氮协同压裂裂缝扩展研究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深层页岩气与深部地热能具备稳定、清洁、环保且利用系数高等显著优势,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是我国达成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保障能源安全的关键举措。然而,深层页岩储层与干热岩型地热资源储层均存在孔隙度与渗透率极低的问题,若要实现资源开采,必须对储层进行改造。
2、此类储层具有典型的“四高”特性,即高温度、高硬度、高应力与高致密性。这使得传统油气行业所采用的水力压裂储层改造技术,难以开采出具备商业化开发价值的油气或热能资源。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且国内外均缺乏成熟经验可供借鉴,导致基础科学研究与产业发展进程较为缓慢。
3、传统水力压裂技术面临诸多挑战。一是岩石强度大,致使破裂压力居高不下,且易诱发地震;二是人造缝网形成困难,裂缝形态单一,延伸方向难以控制,进而导致采收率较低;三是耗水量大,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
4、针对上述难题,近年来,学者们在水力压裂的基础上提出了“柔性造储”理念。具体而言,可通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及液氮协同压裂裂缝扩展研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及液氮协同压裂裂缝扩展研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控组件包括若干加热器及温度检测件,所述加热器及所述温度检测件均设置于所述保温箱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及液氮协同压裂裂缝扩展研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轴压力组件包括两个侧向压力件及一下压件,两个所述侧向压力件分别用于对所述岩块的相互垂直的两个侧向施加第一预设压力,所述下压件用于对所述岩块的顶面施加第二预设压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及液氮协同压裂裂缝扩展研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及液氮协同压裂裂缝扩展研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控组件包括若干加热器及温度检测件,所述加热器及所述温度检测件均设置于所述保温箱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及液氮协同压裂裂缝扩展研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轴压力组件包括两个侧向压力件及一下压件,两个所述侧向压力件分别用于对所述岩块的相互垂直的两个侧向施加第一预设压力,所述下压件用于对所述岩块的顶面施加第二预设压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及液氮协同压裂裂缝扩展研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压力件包括两加载板及两侧向驱动件,两个所述加载板分别贴合于所述岩块的相对的两侧壁,两个所述侧向驱动件分别用于驱动两个加载板相互靠近以夹紧所述岩块,所述侧向驱动件包括侧向动力杆及侧向压力传感器,所述侧向动力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保温箱的内侧壁,所述侧向动力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侧向压力传感器的固定端连接,所述侧向压力传感器的检测端与对应的所述加载板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及液氮协同压裂裂缝扩展研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件包括压板及下压驱动件,所述压板贴合于所述岩块的顶面,所述下压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压板下移以压紧所述岩块,所述下压驱动件包括下压动力杆及竖向压力传感器,所述下压动力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保温箱的顶面,所述下压动力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竖向压力传感器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竖向压力传感器的检测端与对应的所述压板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及液氮协同压裂裂缝扩展研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箱包括箱体及盖板,所述箱体的上端开口设置,所述盖板用于盖合于所述箱体的上端开口,并与所述箱体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下压动力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盖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及液氮协同压裂裂缝扩展研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井筒包括中心杆、第一锥套、第一锥度圆筒、第一外套管、第二锥度圆筒、第二锥套、第二外套管及锁紧螺母,所述中心杆内形成有所述第一通道及所述第二通道,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武豪,张鑫傲,滕世龙,毕振辉,应琪祺,刘宇鹏,王兴义,赵国凯,孙传富,常鑫,王磊,郭印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