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勘查以及油田钻井等深孔钻进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孔钻进防斜导正器。
技术介绍
1、在钻孔作业中,埋钻事故及水泥浆封孔事故是一种常见的孔内复杂情况,它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如地层坍塌、砂砾石层或破碎层的存在导致孔壁不稳定,以及使用水泥护壁操作不当导致钻孔报废等。尤其在处理深孔事故孔段时,钻杆在孔内会产生较大幅度的摆动,造成钻孔倾斜、对孔壁进行破坏,同时也会造成钻杆弯曲变形,目前常通过在钻杆不同部位加装螺旋扶正器起到导正钻杆的作用,但是在螺旋导正器工作中,导正器的直径略小于钻头的直径,其在钻进过程中限制了钻杆的摆动幅度,从而达到减小孔斜的目的,但是,在钻进的过程中扶正器与钻杆一同旋转,造成孔径的增大形成囊腔,使孔壁形态复杂化,并且施工进度缓慢。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扶正器与钻杆一同旋转,造成孔径的增大形成囊腔,使孔壁形态复杂化,并且施工进度缓慢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深孔钻进防斜导正器。
2、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孔钻进防斜导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变径接手(1)、护壁滚筒(2)、定向总成(3)、扩孔柱(4)以及通孔器(7),所述变径接手(1)、所述护壁滚筒(2)、所述定向总成(3)、所述扩孔柱(4)以及所述通孔器(7)均为圆柱状结构;所述变径接手(1)的一端用于连接钻杆,所述变径接手(1)的另一端与所述护壁滚筒(2)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护壁滚筒(2)的另一端与所述定向总成(3)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定向总成(3)的另一端与所述扩孔柱(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通孔器(7)的一端从所述扩孔柱(4)的另一端插入并穿过所述扩孔柱(4)后与所述定向总成(3)连接;所述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孔钻进防斜导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变径接手(1)、护壁滚筒(2)、定向总成(3)、扩孔柱(4)以及通孔器(7),所述变径接手(1)、所述护壁滚筒(2)、所述定向总成(3)、所述扩孔柱(4)以及所述通孔器(7)均为圆柱状结构;所述变径接手(1)的一端用于连接钻杆,所述变径接手(1)的另一端与所述护壁滚筒(2)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护壁滚筒(2)的另一端与所述定向总成(3)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定向总成(3)的另一端与所述扩孔柱(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通孔器(7)的一端从所述扩孔柱(4)的另一端插入并穿过所述扩孔柱(4)后与所述定向总成(3)连接;所述扩孔柱(4)外圆上固定设置有第一钻探扩孔器(5),所述扩孔柱(4)的另一端端面上固定设置有平底钻头(6),所述通孔器(7)的另一端端面上固定设置有尖齿钻头(9),所述通孔器(7)靠近所述尖齿钻头(9)的外圆上固定设置有第二钻探扩孔器(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孔钻进防斜导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器(7)的直径小于所述扩孔柱(4)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孔钻进防斜导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径接手(1)包括呈管状结构的上连接柱(101)以及呈管状结构的下连接柱(102),所述上连接柱(101)的一端用于连接钻杆,所述上连接柱(101)的另一端与所述下连接柱(10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上连接柱(101)的直径小于所述下连接柱(102)的直径,所述下连接柱(102)的另一端与所述护壁滚筒(2)的一端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孔钻进防斜导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壁滚筒(2)包括呈管状结构的内连接柱(201)以及呈管状结构的外滚筒(203),所述外滚筒(203)套设于所述内连接柱(201)的外圆上,所述外滚筒(203)与所述内连接柱(201)转动连接,所述下连接柱(102)的另一端与所述内连接柱(20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内连接柱(201)的另一端与所述定向总成(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下连接柱(102)的直径以及所述定向总成(3)的直径均大于所述内连接柱(201)的直径,所述下连接柱(102)、所述外滚筒(203)以及所述定向总成(3)三者的直径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深孔钻进防斜导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连接柱(201)与所述外滚筒(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福明,郭宏宇,陈洋,周龙,李津萍,张欣,赵巍,付兴羽,张春雨,牟文斌,李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调查局哈尔滨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