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环形工件生产的,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内外同步旋压功能的旋压机。
技术介绍
1、目前旋压工艺在环形部件的生产中经常使用,旋压工艺是一种少无切削的加工工艺,铸造或锻造后的胚体经过强力旋压工艺后,对应部位获得了较大程度的塑性变形,力学性能及延伸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毛坯中缺陷得以消除,产品重量得到降低。
2、目前国内外一些厂家针对环形代加工工件生产了一些型号旋压机,主要分为卧式和立式两种结构形式。卧式结构的旋压机对于车轮产品而言,存在着不方便上下料和生产效率低的主要缺点。而立式旋压机的机体结构及传动机构相对复杂,不论是两旋轮还是三旋轮的旋压机,都是采用多立柱形式,结构复杂,致使设备制造成本高,影响了大规模推广应用;现有技术中的环形工件的旋压生产过程中,常规的方式是在一侧设置塑型模具,在另一侧进行施压塑型,在完成一侧的塑型后再次翻转进行塑型,旋压机在内外旋压成型过程中需要分别进行旋压,影响生产效率。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生产效率较低的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内外同步旋压功能的旋压机,包括工作台(1)以及位于工作台(1)上侧的旋压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压组件(2)包括旋压操作台(21)、旋转于旋压操作台(21)的内旋压组件(22)及旋转于旋压操作台(21)的外旋压组件(23),所述内旋压组件(22)及所述外旋压组件(23)分别位于待加工工件(5)的内侧及外侧,用以对待加工工件(5)内外两侧共同进行挤压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内外同步旋压功能的旋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旋压组件(22)包括铰接于旋压操作台(21)的第一支撑部(221)以及插设于所述第一支撑部(221)内的第一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内外同步旋压功能的旋压机,包括工作台(1)以及位于工作台(1)上侧的旋压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压组件(2)包括旋压操作台(21)、旋转于旋压操作台(21)的内旋压组件(22)及旋转于旋压操作台(21)的外旋压组件(23),所述内旋压组件(22)及所述外旋压组件(23)分别位于待加工工件(5)的内侧及外侧,用以对待加工工件(5)内外两侧共同进行挤压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内外同步旋压功能的旋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旋压组件(22)包括铰接于旋压操作台(21)的第一支撑部(221)以及插设于所述第一支撑部(221)内的第一活动部(222),所述第一支撑部(221)内部设置有定位槽(223),所述第一活动部(222)上设有对应所述定位槽(223)的定位凸起(224),所述第一支撑部(221)内设置有第一旋转螺杆(225),所述第一旋转螺杆(225)的上端部设置有驱动其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226),所述第一旋转螺杆(225)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活动部(222),所述第一活动部(222)的下方自由旋转有小磨盘(22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内外同步旋压功能的旋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旋压组件(23)包括铰接于旋压操作台(21)的第二支撑部(231)以及插设于所述第二支撑部(231)外的第二活动部(232),所述第二支撑部(231)外部设置有滑动槽(233),所述第二活动部(232)上设有对应所述定位槽(223)的滑动凸起(234),所述第二支撑部(231)外设置有第二旋转螺杆(235),所述第二旋转螺杆(235)的上端部设置有驱动其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236),所述第二旋转螺杆(235)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活动部(232),所述第二活动部(232)的下方自由旋转有大磨盘(23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内外同步旋压功能的旋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压操作台(21)转动连接有角度调节支架(31),所述角度调节支架(31)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外旋压组件(23)和内旋压组件(22),所述角度调节支架(31)上设置有将其固定在任意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行飞,吕桂芳,邓崛华,吴道涵,喻伟雄,邓光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博鲁斯潘精密机床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