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备电泳凝胶的组件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74590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6 12:35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制备电泳凝胶的组件,其包含i)多个上下开口的空心管(1),和ii)多个底盖(2),其中各底盖(2)配置成以可拆卸的形式密封各空心管(1)的下开口(4),各空心管(1)由透明且不导电的塑料薄层、或聚乳酸薄层制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制备电泳凝胶的组件及其用途。


技术介绍

1、电泳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分析技术,其利用核酸或蛋白在电场中的迁移速率差异,实现核酸或蛋白分子的分离、鉴定和定量。具体地,在电泳过程中,将核酸或蛋白样本加载在电泳介质中,施加电场,使核酸或蛋白分子沿着电场方向迁移。根据核酸或蛋白分子的电荷、大小和形状等特性,核酸或蛋白分子以不同速率迁移,在凝胶或毛细管中形成特定的分离带。由于其便捷性,电泳技术广泛应用于基因表达研究、遗传疾病诊断、病原微生物鉴定、药物筛选等。

2、凝胶制备和电泳后取胶是比较重要的环节,但存在种种不便。

3、例如,在聚丙烯酰胺(page)胶的制备中,需要拼装玻璃板后进行灌胶。玻璃板面积大,拼装不严密会引起胶的泄露,影响电泳条带的分辨率和平直度。而且玻璃板本身重量大、易破损,在拼装、清洗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摔碎或出现缺口。同时,凝胶的上样孔数量是固定的,需要整块一起电泳,造成较大的浪费,也使得制胶的成本居高不下。

4、在传统的圆盘电泳中,通常用玻璃管进行灌胶,电泳后的取胶非常麻烦。通常用带有长针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制备电泳凝胶的组件,其包含i)多个上下开口的空心管(1),和ii)多个底盖(2),其中各底盖(2)配置成以可拆卸的形式密封各空心管(1)的下开口(4),各空心管(1)由透明且不导电的塑料薄层或聚乳酸薄层制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透明且不导电的塑料选自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偏二氯乙烯(PVDC)、聚偏二氟乙烯(PVDF)、聚乙烯(PE)、聚碳酸酯(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苯乙烯(P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AS)、尼龙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3.如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制备电泳凝胶的组件,其包含i)多个上下开口的空心管(1),和ii)多个底盖(2),其中各底盖(2)配置成以可拆卸的形式密封各空心管(1)的下开口(4),各空心管(1)由透明且不导电的塑料薄层或聚乳酸薄层制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透明且不导电的塑料选自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偏二氯乙烯(pvdc)、聚偏二氟乙烯(pvdf)、聚乙烯(pe)、聚碳酸酯(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苯乙烯(p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as)、尼龙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件,其中透明且不导电的塑料薄层或聚乳酸薄层的厚度为0.05mm至2.0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空心管(1)为内径0.1cm至50.0cm的空心圆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各底盖(2)由硅橡胶、橡胶、硅胶、聚氨酯、木材、塑料、陶瓷、玻璃、或金属制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还包含一组以上的顶盖(9),其中各组包含多个顶盖(9),各顶盖(9)配置成以可拆卸的形式封闭各空心管(1)的上开口(3)。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件,其中各顶盖(9)包含平面部(10)、和下凸起部(11),其中下凸起部(11)与平面部(10)呈垂直角度从平面部(10)的中心突起,且下凸起部(11)的外径与空心管(1)的内径相同。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件,其中各顶盖(9)的下凸起部(11)的高度为0.1cm至7.0cm。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件,其中包含两组顶盖(9),其中一组顶盖(9)的下凸起部(11)的高度与另一组顶盖(9)的下凸起部(11)的高度相差0.5cm、1.0cm、1.5cm、2.0cm、2.5cm、或3.0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元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