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聚酰亚胺前体树脂中试放大设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聚酰亚胺前体树脂合成中试放大装置。
技术介绍
1、聚酰亚胺是半导体先进封装领域中的关键材料,聚酰亚胺前体树脂合成技术壁垒极高,对合成反应装置稳定性及安全性要求苛刻。
2、传统的聚酰亚胺前体树脂合成中试放大装置温度计通常采用竖杆式,既温度计杆体由釜盖贯穿釜体内腔至釜底部,当生产粘度较大产品时,温度计杆体会与搅拌桨发生碰撞后形成缠绕,造成生产事故;且聚酰亚胺前体树脂合成对温度要求苛刻,温度过高或过低会造成树脂分子量发生变化,传统的聚酰亚胺前体树脂合成中试放大装置温度控制不佳,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继而提出了一种聚酰亚胺前体树脂合成中试放大装置。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聚酰亚胺前体树脂合成中试放大装置,包括安装架、釜体、釜盖、搅拌电机、搅拌桨、温度探头传感器、温度数据传导线、温度显示屏、报警器、夹套及高低温一体机;
4、安装架上设置有釜体,釜体下部设有放料口,放料口处安装有放料阀;釜体上端设有釜盖,釜盖上设有机械密封口、固体原料加料口、液体原料加料口、出气口及进气口;
5、安装架上还设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处于釜体上方,搅拌电机通过万向节连接有搅拌桨,搅拌桨穿过机械密封口延伸至釜体内部;
6、釜体内部底端设有温度探头传感器,温度探头传感器由釜体外延深至釜体内腔,温度探头传
7、釜体外层设有夹套,夹套上部设有循环液出口,循环液出口通过出口循环管路与高低温一体机进口相连,夹套下部设有循环液进口,循环液进口通过进口循环管路与高低温一体机出口相连。
8、进一步地,所述釜体及夹套采用玻璃材质,可全方位无死角观察树脂合成反应进程,便于研发及生产人员及时掌握和调整工艺路线。
9、进一步地,所述釜体内腔主体呈圆柱形,釜体内腔脖颈下部为锥形收缩结构,上部为柱形结构,顶部有延出边缘,便于釜盖的安装及釜体的固定。
10、进一步地,所述釜体内腔下部至放料口处呈锅底型结构以方便物料全部放出。
11、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桨采用一体成型以使得搅拌桨主轴和搅拌桨桨叶之间无缝隙,生产后期清洗方便无死角,消除了不同生产批次或不同生产工艺之间交叉混料风险。
12、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桨为不锈钢材质,表面涂覆聚四氟乙烯以提高其使用寿命。
13、进一步地,所述釜盖采用玻璃材质,呈倒锅底型。
14、进一步地,所述固体原料加料口处设有带卡扣的聚四氟乙烯盖以避免外界杂质进入釜体内,影响生产质量。
15、进一步地,所述液体原料加料口通过液体导管连接有液体加料计量泵,液体加料计量泵用于与外部液体源相连,通过液体加料计量泵可精准控制液体加料速度,有助于更好的控制树脂合成反应进程,稳定控制树脂分子量。
16、进一步地,所述出气口处安装有出气阀,出气阀通过出气管路连接有排风口或冷凝器以及时排出或收集有毒有害气体,保证生产人员身体健康。
17、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口处装有进气阀,进气阀连通有用于输送氮气的氮气管路,使得生产前可排出釜体内空气,降低了空气湿度对生产过程影响。
18、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底部装有万向轮,可根据生产需要灵活调整树脂合成釜工作区域,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
19、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为立体方型结构,釜体通过不锈钢钢圈和不锈钢套管固定在安装架中间位置。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1、1、本技术中搅拌桨与温度探头传感器无缠绕风险,且釜体内温度可控,便于对釜体内作业温度的时刻监测,提高了生产质量。
22、2、本技术中搅拌桨采用一体成型,使得搅拌桨主轴和桨叶之间无缝隙,生产后期清洗方便无死角,消除了不同生产批次或不同生产工艺之间交叉混料风险,消除了聚四氟乙烯保护层被破坏风险,降低了树脂离子含量超标风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酰亚胺前体树脂合成中试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1)、釜体(2)、釜盖(3)、搅拌电机(4)、搅拌桨(42)、温度探头传感器(5)、温度数据传导线(51)、温度显示屏(52)、报警器(53)、夹套(6)及高低温一体机(6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前体树脂合成中试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2)及夹套(6)采用玻璃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前体树脂合成中试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2)内腔主体呈圆柱形,釜体(2)内腔脖颈下部为锥形收缩结构,上部为柱形结构,顶部有延出边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前体树脂合成中试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42)采用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前体树脂合成中试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原料加料口(32)处设有带卡扣的聚四氟乙烯盖(3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前体树脂合成中试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原料加料口(33)通过液体导管(331)连接有液体加料计量泵(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前体树脂合成中试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34)处安装有出气阀(341),出气阀(341)通过出气管路(342)连接有排风口或冷凝器以及时排出或收集有毒有害气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前体树脂合成中试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35)处装有进气阀(351),进气阀(351)连通有用于输送氮气的氮气管路(35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前体树脂合成中试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底部装有万向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前体树脂合成中试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为立体方型结构,釜体(2)通过不锈钢钢圈(12)和不锈钢套管(13)固定在安装架(1)中间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酰亚胺前体树脂合成中试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1)、釜体(2)、釜盖(3)、搅拌电机(4)、搅拌桨(42)、温度探头传感器(5)、温度数据传导线(51)、温度显示屏(52)、报警器(53)、夹套(6)及高低温一体机(6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前体树脂合成中试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2)及夹套(6)采用玻璃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前体树脂合成中试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2)内腔主体呈圆柱形,釜体(2)内腔脖颈下部为锥形收缩结构,上部为柱形结构,顶部有延出边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前体树脂合成中试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42)采用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前体树脂合成中试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原料加料口(32)处设有带卡扣的聚四氟乙烯盖(3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前体树脂合成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楚存鲁,韩兵,李铭新,杜孟成,
申请(专利权)人:波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