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卡线的集电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74428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6 1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不卡线的集电头,包括基座、滑靴、万向轴套,所述滑靴的前端固定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万向轴套内,所述万向轴套上设有俯仰铰接轴,所述俯仰铰接轴设置于所述滑靴前下方,所述万向轴套可绕所述俯仰铰接轴转动;所述连接轴的下端为电连接端,将连接轴设置于滑靴的前端,且连接轴穿设在万向轴套内,集电头的俯仰动作围绕万向轴套上的俯仰铰接轴旋转实现,则角度变化时位移主要发生在前进方向的后方,而在前进方向上不再有明显的俯仰开口出现,避免了在前进方向上大倾角时的较大缝隙的存在,避免了后仰状态下车辆前进时卡线的可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方案涉及到无轨电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卡线的集电头


技术介绍

1、无轨电车依赖于车顶的集电头从滑触线上取电为车辆提供动力,集电头必须在车辆颠簸、转向、偏线运行以及滑触线高低起伏等各种复杂工况下都能保持与滑触线之间拥有良好的电接触,所以集电头依赖集电杆、拉簧等一系列措施,确保滑靴始终以一定的压力抵靠在滑触线上。集电头本身也为了适应各种复杂的工作工况,设计使滑靴具备左右摆动、上下俯仰的功能。

2、由于最常见的工作工况是滑靴保持水平状态与滑触线进行接触,公知的集电头将上下俯仰的铰接轴设于滑靴长度方向上的中间、下方位置,因为这个位置接近滑靴的中心,俯仰时前后端的行程基本是对称、相近的,有利于碳刷的前后端同步磨耗,不会前后偏磨。

3、然而,这一设置存在一个长期以来被忽视的缺陷:由于俯仰铰接轴设置于滑靴中间位置,导致滑靴在大角度后仰时,滑靴与基座之间会产生一个很大的缝隙,形同张开的一张嘴,而电车持续前进,且滑触线与其架空设施是一张网,其不仅仅有顺着车辆行进方向延伸的线缆,同时还存在着垂直于行进方向间隔设置的线缆、吊悬、支臂等构件,脱线时横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卡线的集电头,包括基座、滑靴、万向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靴的前端固定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万向轴套内,所述万向轴套上设有俯仰铰接轴,所述俯仰铰接轴设置于所述滑靴前下方,所述万向轴套可绕所述俯仰铰接轴转动;所述万向轴套是具有十字交叉回转轴线的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卡线的集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俯仰铰接轴的轴线与所述滑靴的底面的距离小于3c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不卡线的集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的下端为电连接端子,或者所述电连接端子独立设置于所述滑靴的前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卡线的集电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卡线的集电头,包括基座、滑靴、万向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靴的前端固定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万向轴套内,所述万向轴套上设有俯仰铰接轴,所述俯仰铰接轴设置于所述滑靴前下方,所述万向轴套可绕所述俯仰铰接轴转动;所述万向轴套是具有十字交叉回转轴线的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卡线的集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俯仰铰接轴的轴线与所述滑靴的底面的距离小于3c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不卡线的集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的下端为电连接端子,或者所述电连接端子独立设置于所述滑靴的前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卡线的集电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位操作机构,所述复位操作机构用于使所述滑靴随着滑触线角度的变化进行俯仰,保持所述滑靴与滑触线的良好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不卡线的集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操作机构包括板簧和延伸臂,所述延伸臂从所述万向轴套上延伸出来,所述板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基座或与基座固定连接的外部构件上,所述板簧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延伸臂上,所述板簧的两个端点和万向轴套的俯仰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洪沛
申请(专利权)人:邹城市纳川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