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注射液瓶的覆聚乙烯丁基胶塞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73866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1 18: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药包装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注射液瓶的覆聚乙烯丁基胶塞及其制备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传统覆膜胶塞的覆膜层不能完全覆盖胶塞表面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氟硅单体和聚乙烯单体经聚合反应合成氟硅涂料前体,进一步进行分散处理得到改性氟硅涂料;将丁基胶塞进行后硫化处理和除边处理,得到除边胶塞;对除边胶塞使用有机溶剂、空气等离子体进行清洗,并通过浸渍进行表面处理,得到预处理胶塞;将改性氟硅涂料通过真空蒸镀包覆在预处理胶塞的表面,形成全覆式覆聚乙烯丁基胶塞。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覆聚乙烯丁基胶塞满足药用标准,具有较强抗菌性与化学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包装物,涉及一种用于注射液瓶的覆聚乙烯丁基胶塞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1、随着医药技术的发展,药品剂型日益多样化,催生了对药品包装物的多样的功能要求。胶塞作为用于药品包装的重要组件,可以提供良好的密封性能,防止药品的挥发、氧化以及污染,确保药品的质量稳定性。但是,使用普通高分子材料制造的传统胶塞的化学稳定性、生物稳定性以及与药物的相容性均存在缺陷,导致医药行业迫切需求一种具有良好药物相容性的新型胶塞,因此,覆膜胶塞应运而生。

2、覆膜胶塞指在传统胶塞的表面覆盖一层薄膜制成的复合材料胶塞,具有更高的密封性和隔离效果,且与药品的相容性有大幅提升。然而,当前主流的覆膜胶塞制备流程是在胶塞除边工序之前就完成覆膜操作。由此,胶塞经除边后,其边缘新产生的部分便无法被膜层覆盖,进而形成裸露区域。这些未经膜层覆盖的裸露区域存在诸多弊端:一方面,它们容易产生不溶性微粒,并且胶塞内部成分也易于向外界迁移,这对药品质量构成潜在威胁;另一方面,由于橡胶部分直接暴露在外,致使其表面摩擦系数增大。为确保胶塞在药品生产线上能够顺利运行,不得不对其进行硅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注射液瓶的覆聚乙烯丁基胶塞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工艺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注射液瓶的覆聚乙烯丁基胶塞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氟硅单体包括: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所述聚乙烯单体包括:乙烯醇和乙烯基醚;所述乳化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其中,所述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的添加量为30份,所述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添加量为10-15份,所述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添加量为25份,所述乙烯醇的添加量为10-15份,所述乙烯基醚的添加量为5-8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注射液瓶的覆聚乙烯丁基胶塞的制备工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注射液瓶的覆聚乙烯丁基胶塞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工艺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注射液瓶的覆聚乙烯丁基胶塞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氟硅单体包括: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所述聚乙烯单体包括:乙烯醇和乙烯基醚;所述乳化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其中,所述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的添加量为30份,所述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添加量为10-15份,所述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添加量为25份,所述乙烯醇的添加量为10-15份,所述乙烯基醚的添加量为5-8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注射液瓶的覆聚乙烯丁基胶塞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反应的过程为:将100份所述混悬液和0.2份所述引发剂溶于300份四氢呋喃中,通氮气保护30min后加热至65-80℃,在300-500rpm的转速下搅拌反应6-8小时,冷却至25℃后旋蒸除去所述四氢呋喃,用甲醇洗涤后干燥得到所述氟硅涂料前体;其中,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注射液瓶的覆聚乙烯丁基胶塞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处理的过程为:将50份所述氟硅涂料前体加热至50℃,分散在100份异丙醇和丙酮组成的混合溶剂中,在500-1000rpm的转速下搅拌30min后,在200-220w的超声功率下超声处理20min后,使用0.45μm孔径的滤膜过滤,得到所述改性氟硅涂料;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智程继刚赵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峰医药橡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