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质边坡的点线面一体化渗水位修复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73836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1 18: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岩质边坡的点线面一体化渗水位修复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开设于边坡表面上的扩孔;所述扩孔开于边坡上渗水裂隙的口部处,扩孔与边坡之间夹角为90°,扩孔内设置有过滤组件,边坡上安装有罩壳组件,罩壳组件设置于扩孔外,罩壳组件中设置有引流结构,引流结构包含有穿过罩壳组件设置的引流管,引流管与过滤组件相连接,且引流管的延伸方向与上述过滤组件的延伸方向相同,罩壳组件内填充有填充料;设计罩壳组件,实现点线面一体化结构,强度高,且通过锚桩将边坡上渗水裂隙周围的岩体进行加固,可以防止裂缝扩大;设计引流管,可以将水及时排出,防止水积聚;设计过滤组件,可以快速打入扩孔内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具体涉及一种岩质边坡的点线面一体化渗水位修复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岩质边坡的稳定性一直是岩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山地、高原等地的高速公路、铁路、水利工程等项目中,岩质边坡的渗水点不仅影响其边坡的稳定性,还可能导致边坡的进一步退化,甚至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2、传统的岩质边坡修复方案通常是用钢板或是堵漏材料直接将渗漏点封堵,但是封堵完成后,封堵点位水聚集,会导致对封堵位置乃至周边区域的坡面压力增大,导致不可预估的严重后果,而且在很多情况下,水流较大时堵漏材料的凝固速度不足,很容易被水流冲出,堵漏效果难以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设计合理的一种岩质边坡的点线面一体化渗水位修复结构及施工方法,其能够解决上述缺陷。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3、一种岩质边坡的点线面一体化渗水位修复结构,包括开设于边坡表面上的扩孔;所述扩孔开于边坡上渗水裂隙的口部处,扩孔与边坡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岩质边坡的点线面一体化渗水位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开设于边坡(1)表面上的扩孔(9),所述扩孔(9)开于边坡(1)上渗水裂隙(2)的口部处,扩孔(9)与边坡(1)之间夹角为90°,扩孔(9)内设置有过滤组件,边坡(1)上安装有罩壳组件,罩壳组件设置于扩孔(9)外,罩壳组件中设置有引流结构,引流结构包含有穿过罩壳组件设置的引流管(14),引流管(14)与过滤组件相连接,且引流管(14)的延伸方向与上述过滤组件的延伸方向相同,罩壳组件内填充有填充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质边坡的点线面一体化渗水位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组件包含有环形的安装座板(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质边坡的点线面一体化渗水位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开设于边坡(1)表面上的扩孔(9),所述扩孔(9)开于边坡(1)上渗水裂隙(2)的口部处,扩孔(9)与边坡(1)之间夹角为90°,扩孔(9)内设置有过滤组件,边坡(1)上安装有罩壳组件,罩壳组件设置于扩孔(9)外,罩壳组件中设置有引流结构,引流结构包含有穿过罩壳组件设置的引流管(14),引流管(14)与过滤组件相连接,且引流管(14)的延伸方向与上述过滤组件的延伸方向相同,罩壳组件内填充有填充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质边坡的点线面一体化渗水位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组件包含有环形的安装座板(3),安装座板(3)前侧连接有半椭球形状的固定罩(7),安装座板(3)上沿圆周均匀开有多个锚孔(6),安装座板(3)上每个锚孔(6)处均设有锚桩(4),并通过锚桩(4)安装于边坡(1)上,安装座板(3)内侧中心处设有环形的固定件(16),安装座板(3)内侧与固定件(16)之间连接有多个连接条(5),且每根连接条(5)均连接于安装座板(3)上锚孔(6)相对处,连接条(5)的前侧均连接有弧形增强梁(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岩质边坡的点线面一体化渗水位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包含有设于扩孔(9)内的过滤管(10),过滤管(10)外径与扩孔(9)的直径相同,过滤管(10)内设有两端开滤孔的管状的过滤件一(11)和过滤件二(12),且过滤件二(12)朝向外侧一端设置,过滤管(10)两端均设有向内的回边,过滤件一(11)和过滤件二(12)卡于两回边之间,过滤件一(11)和过滤件二(12)中分别设有滤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岩质边坡的点线面一体化渗水位修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瑞建安秀山李亮刘明李玉强苏义如孙培芪李金龙袁文彬陈成叶中帅金卓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