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渗透反应墙,具体为一种可渗透反应墙应急防渗的方法。
技术介绍
1、地下水污染问题由于工业化进程的发展日趋严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地下水污染的修复治理与风险管控迫在眉睫。地下水可渗透反应墙(prb)基于修复效率高、材料易得、不易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目前已较为广泛的应用于在产、退役化工园区、垃圾填埋场等的地下水风险管控与治理修复;prb实际使用过程中容易存在填料堵塞与表面钝化等问题,为了方便填料的更换,对此,公开号为cn111807437a的中国专利技术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环境风险管控功能的模块化prb修复方法;公开号为cn118307085a的中国专利技术申请公开了一种可快速更换的装配式可渗透反应墙结构及其使用方法;均采用模块化及填料易更换式可渗透反应墙实现填料更换,但是有以下缺陷:
2、此类模块化及填料易更换式可渗透反应墙能够实现反应填料的快速更换,但均未考已建设可渗透反应墙的在产园区可能存在不可控的污染源泄露,无法有效阻断地下水污染物的迁移。
3、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渗透反应墙应急防渗的方法用于解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渗透反应墙应急防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渗透反应墙应急防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反应墙可以是连续墙式也可以是导水门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渗透反应墙应急防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前置墙体与后置墙体的透水性结构体框架使用70~150kg/m3的水泥与砾石或碎石混合制成,所述步骤二中前置墙体厚度在20cm以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渗透反应墙应急防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为42.5MPa或52.5MPa等级,所述砾石或碎石为10~20m
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渗透反应墙应急防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渗透反应墙应急防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反应墙可以是连续墙式也可以是导水门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渗透反应墙应急防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前置墙体与后置墙体的透水性结构体框架使用70~150kg/m3的水泥与砾石或碎石混合制成,所述步骤二中前置墙体厚度在20cm以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景琮,丛欣江,常慧,李嘉晨,杨旭,郭丽莉,李书鹏,张家铭,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