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布式电源并网电力工程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73566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1 1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布式电源并网电力工程保护装置,包括箱体、安装导轨、防孤岛保护单元、电气单元、气体抑制单元及散热组件,其中,所述安装导轨固定安装在箱体的内壁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极端高温条件下,通过向箱体内注入二氧化碳气体来迅速抑制可能出现的火花,利用二氧化碳作为灭火剂,减少了氧气含量,从而阻止了燃烧过程的发生,极大地降低了火灾风险;一旦箱体内温度恢复正常且二氧化碳浓度达到安全水平后,系统能够自动恢复至初始状态,保证整个系统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采用化学反应方式现场制备二氧化碳气体,从而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通过控制稀盐酸与碳酸钙之间的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并通过气泵收集回充入二氧化碳高压罐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工程,尤其涉及一种分布式电源并网电力工程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分布式电源(如太阳能光伏、风能等)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分布式电源并网电力工程保护装置是确保电网稳定运行和设备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有的分布式电源并网电力工程保护装置在实际应用中暴露出了一些显著的缺点,尤其是其在抑制火花方面的能力不足,导致设备存在燃烧的风险,这不仅影响了系统的可靠性,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

2、现有的分布式电源并网电力工程保护装置在火花抑制方面的设计不够完善。分布式电源在接入电网时,由于电压波动、负载突变等因素,可能会产生瞬时的高电压或电流尖峰。这些尖峰如果得不到有效抑制,很容易在接头、开关等部位产生电弧或火花。现有的保护装置往往缺乏有效的火花抑制机制,导致电弧或火花在短时间内无法熄灭。这种情况下,电弧或火花可能会引燃周围的绝缘材料或电缆,进而引发火灾,造成设备损坏和经济损失。

3、现有的保护装置在故障检测和响应速度上存在不足。分布式电源并网系统中,故障的发生往往是瞬间的,需要保护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布式电源并网电力工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安装导轨(2)、防孤岛保护单元(3)、电气单元(4)、气体抑制单元(5)及散热组件(6),其中,所述安装导轨(2)固定安装在箱体(1)的内壁上,所述防孤岛保护单元(3)固定安装安装导轨(2)上,所述电气单元(4)固定安装在安装导轨(2)上,所述气体抑制单元(5)固定安装在箱体(1)的顶部,所述散热组件(6)固定安装在箱体(1)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电源并网电力工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垫脚台(1.1),所述箱体(1)的前端转动设置有箱门板(1.2),所述箱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布式电源并网电力工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安装导轨(2)、防孤岛保护单元(3)、电气单元(4)、气体抑制单元(5)及散热组件(6),其中,所述安装导轨(2)固定安装在箱体(1)的内壁上,所述防孤岛保护单元(3)固定安装安装导轨(2)上,所述电气单元(4)固定安装在安装导轨(2)上,所述气体抑制单元(5)固定安装在箱体(1)的顶部,所述散热组件(6)固定安装在箱体(1)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电源并网电力工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垫脚台(1.1),所述箱体(1)的前端转动设置有箱门板(1.2),所述箱体(1)的前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合页(1.3),所述第一合页(1.3)远离箱体(1)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箱门板(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电源并网电力工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门板(1.2)的中部固定设置有透明板(1.4),所述箱门板(1.2)远离第一合页(1.3)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把手(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电源并网电力工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罐(7)由上半罐(7.1)、下半罐(7.2)、法兰(7.3)、第一隔板(7.4)、第二隔板(7.5)及蓄液盖(7.6)组成,所述上半罐(7.1)位于下半罐(7.2)的正上方,所述下半罐(7.2)的底部固定安装在箱体(1)的顶部,所述法兰(7.3)固定安装在上半罐(7.1)及下半罐(7.2)相对的一端上,所述第一隔板(7.4)固定安装在上半罐(7.1)的内顶部,所述第二隔板(7.5)固定安装在上半罐(7.1)的底部,所述蓄液盖(7.6)固定安装在上半罐(7.1)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电源并网电力工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组件(9)包括供液泵(9.1)、进液管(9.2)、排液管(9.3)及第一电动阀(9.4),其中,所述供液泵(9.1)的机座固定安装在第二隔板(7.5)的顶部,所述进液管(9.2)的顶部固定安装在第一隔板(7.4)上,所述进液管(9.2)的底部固定安装在供液泵(9.1)上,所述排液管(9.3)的顶部固定安装供液泵(9.1)上,所述排液管(9.3)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丽娟郑群明周民珅李少丽陈舜荣戴文钟张哲林苏伯良叶振福吴光祖王腊梅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漳州市长泰区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