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铅银化学分离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73480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1 1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有色金属资源回收利用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高效铅银化学分离的方法。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效铅银化学分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酸溶液浸出处理、提银剂提取处理、还原剂还原处理、碱溶液溶解处理、沉淀剂或氧化剂沉淀处理。本申请所述的一种高效铅银化学分离的方法,利用酸溶液将铅银渣中的铜、锌、铁等金属浸出到溶液中,然后用碱溶液将铅浸出到溶液中,实现了铅、银的高效分离,铅、银分离效率可达90%以上,并且铅、银制成相应的产品,铅、银产品纯度高,经济价值高,且不产生二次污染,适用范围广,可以处理各种含铅物料,减少了资源的浪费,能耗低,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色金属资源回收利用的,特别是涉及到一种高效铅银化学分离的方法


技术介绍

1、在金属冶炼与回收领域,铅与银的分离技术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与难点。铅和银作为重要的金属资源,广泛应用于电子、化工、医疗、珠宝等多个行业。然而,由于铅与银在自然界中常以共生矿的形式存在,且两者在化学性质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使得其高效分离变得尤为复杂和具有挑战性。

2、除直接从矿石中提取铅、银以外,从各金属冶炼车间的冶炼渣以及废旧资源中提取铅、银也是非常重要的获得铅、银的手段。但是这种废旧资源中的矿产资源成分非常复杂,而且品味很低,往往仅有1-2%,甚至更少,对于从二次矿产资源中提取铅、银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3、例如,向平在“锌电解阳极泥锰铅银分离的技术与理论研究”中使用“浮选-磁选-重选”联合选矿技术,从含铅、银品味分别为21.4%、1628g/t的电解锌阳极泥中获得了含铅60.89%的铅精矿和含银48515g/t的银精矿,但是这种方法工艺复杂,成本较高,且需要大量使用浮选药剂,后续对于浮选剂的回收和处理也是巨大的成本投入,也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4、专利cn 107661813 a公开了“一种从电除尘灰中综合回收银、铅、铁的方法”,该方法使用水洗-浮选的方法从电除尘灰中得到铅品味>25%、银品味>800g/t的混合精矿,但这种方法得到的混合精矿品味较低,且并没有实现铅与银的分离,后续仍需送至冶炼车间进行铅、银的提取和回收。

5、专利cn 104846211 a公开了“一种锌冶炼铜渣分离锌、镉、铜及铅银的方法”,该方法经过氧压浸出和常压浸出将其中锌冶炼渣中的锌、镉、铜浸出到溶液体系,得到铅品味20-50%,银品味400-1000g/t的混合精矿,然后送入冶炼系统回收铅银,这种方法使用两次酸浸得到混合精矿,但仍然使用火法熔炼回收铅、银,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6、专利cn 108277357 a公开了“一种钢铁厂烧结机头除尘灰分离回收银和铅的方法”,该方法使用碳酸铵和氯化铵两步浸出将机头灰中的铅、银浸出到溶液中,然后经过置换得到海绵银,冷却结晶得到氯化铅,但是这种方法操作复杂,且大量的引入铵根离子,操作环境恶劣。

7、综上所述,大多数对于铅银资源的回收和利用都是通过浮选得到混合精矿,然后送入冶炼系统回收铅、银,这种工艺处理量大,但铅、银回收率不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湿法回收铅银资源是将铅、银浸出到溶液体系中,然后通过置换、冷却结晶等方法得到银、铅产品,可以将铅、银直接分离,能耗较低,但操作复杂,条件苛刻,操作环境恶劣,难以实现大规模生产。

8、为此,本申请提供一种高效无污染高效铅银化学分离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铅银化学分离的方法,利用酸溶液将铅银渣中的铜、锌、铁等金属浸出到溶液中,然后用碱溶液将铅浸出到溶液中,实现了铅、银的高效分离,铅、银分离效率可达90%以上,并且铅、银制成相应的产品,铅、银产品纯度高,经济价值高,且不产生二次污染,适用范围广,可以处理各种含铅物料,减少了资源的浪费,能耗低,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2、一种高效铅银化学分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酸溶液浸出处理

4、使用酸溶液浸出处理铅银渣,进行固液分离,得到铅银富集渣;

5、s2.提银剂提取处理

6、使用提银剂从所述铅银富集渣中提取银,得到含银溶液和含铅固体;

7、s3.还原剂还原处理

8、在所述含银溶液中加入还原剂进行还原反应,反应结束,经固液分离,得到粗银,再经高温熔炼得到银锭;

9、s4.碱溶液溶解处理

10、使用碱溶液溶解所述含铅固体,得到含铅溶液和铅渣;

11、s5.沉淀剂或氧化剂沉淀处理

12、在所述含铅溶液中加入还原剂回收其中的银,得到铅富集液和粗银;铅富集液中加入沉淀剂或氧化剂,得到铅产品。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中,所述铅银渣为锌电解阳极泥、钢铁除尘灰处理渣、铅、银、铜冶炼渣;

14、所述酸溶液为硫酸溶液或盐酸溶液。

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中,还加入氧化剂,所述氧化剂为双氧水、氯气、次氯酸钠、次氯酸钙、二氧化氯中的一种或几种。

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中,所述提银剂由硫代硫酸钠和碱性硫脲组成,所述提银剂与铅银富集渣的液固比为2-5:1。

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中,反应温度为常温,反应时保持溶液体系ph为11-14。

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3中,所述还原剂为甲醛、葡萄糖、双氧水、亚硫酸钠、二氧化硫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还原剂加入量为溶液中银离子摩尔量的100-150%,还原反应的温度为20-70℃,还原反应的时间为0.5-1.5h。

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3中,所述粗银熔炼温度为1000-1200℃。

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4中,所述碱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碳酸铵溶液、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碱溶液浓度为5-10mol/l,溶解时保持液固比为5-10:1,溶解温度为70-90℃,溶解时间为1-5h。

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5中,所用还原剂为葡萄糖、双氧水、甲醛中的一种或几种,还原剂加入量为溶液中银离子摩尔量的100-150%,还原温度为20-70℃,还原时间0.5-1.5h。

2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5中,所用沉淀剂为co2,碳酸钠、氢氧化钠、草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沉淀剂加入量为铅富集液中铅离子摩尔量的100-150%,沉淀时间为0.5-1.5h;所述氧化剂为双氧水、氯气中的一种或几种,氧化剂加入量为铅富集液中铅离子摩尔量的100-120%。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4、1.本申请所述的高效铅银化学分离的方法,通过使用酸溶液(硫酸或盐酸)浸出铅银渣中的可溶性金属,实现铅银的初步分离;使用由硫代硫酸钠和碱性硫脲组成的提银剂,从铅银富集渣中提取银;在含银溶液中加入还原剂(如甲醛、葡萄糖等),将银离子还原为银原子,形成粗银;使用碱溶液(如氢氧化钠等)溶解含铅固体,得到含铅溶液;在铅富集液中加入沉淀剂或氧化剂,得到铅产品;实现了铅银的高效分离,分离效率可达90%以上。

25、2.本申请所述的高效铅银化学分离的方法,相比于传统的火法冶炼,本方法操作更为简便,易于控制;通过化学分离和还原过程,得到的银锭和铅产品纯度高,经济价值高;适用于电解锌阳极泥、铅银冶炼渣、钢铁冶炼灰渣等多种含铅物料的回收和利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铅银化学分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铅银渣为锌电解阳极泥、钢铁除尘灰处理渣、铅、银、铜冶炼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还加入氧化剂,所述氧化剂为双氧水、氯气、次氯酸钠、次氯酸钙、二氧化氯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提银剂由硫代硫酸钠和碱性硫脲组成,所述提银剂与铅银富集渣的液固比为2-5: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反应温度为常温,反应时保持溶液体系pH为11-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所述还原剂为甲醛、葡萄糖、双氧水、亚硫酸钠、二氧化硫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还原剂加入量为溶液中银离子摩尔量的100-150%,还原反应的温度为20-70℃,还原反应的时间为0.5-1.5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所述粗银熔炼温度为1000-120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所述碱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碳酸铵溶液、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碱溶液浓度为5-10mol/L,溶解时保持液固比为5-10:1,溶解温度为70-90℃,溶解时间为1-5h。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中,所用还原剂为葡萄糖、双氧水、甲醛中的一种或几种,还原剂加入量为溶液中银离子摩尔量的100-150%,还原温度为20-70℃,还原时间0.5-1.5h。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中,所用沉淀剂为CO2,碳酸钠、氢氧化钠、草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沉淀剂加入量为铅富集液中铅离子摩尔量的100-150%,沉淀时间为0.5-1.5h;所述氧化剂为双氧水、氯气中的一种或几种,氧化剂加入量为铅富集液中铅离子摩尔量的100-12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铅银化学分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铅银渣为锌电解阳极泥、钢铁除尘灰处理渣、铅、银、铜冶炼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还加入氧化剂,所述氧化剂为双氧水、氯气、次氯酸钠、次氯酸钙、二氧化氯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提银剂由硫代硫酸钠和碱性硫脲组成,所述提银剂与铅银富集渣的液固比为2-5: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反应温度为常温,反应时保持溶液体系ph为11-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所述还原剂为甲醛、葡萄糖、双氧水、亚硫酸钠、二氧化硫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还原剂加入量为溶液中银离子摩尔量的100-150%,还原反应的温度为20-70℃,还原反应的时间为0.5-1.5h。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紫刚刘营许凯陈冠潜马全强张豪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建邦集团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