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波导同轴耦合圆极化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72918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1 17:5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波导同轴耦合圆极化天线,涉及天线技术领域,包括脊波导、PCB耦合结构和PCB辐射结构,PCB耦合结构固定设置在脊波导上方,PCB辐射结构设置在PCB耦合结构上方,PCB耦合结构和PCB辐射结构通过隔离墙隔离;脊波导的上表面开设有上耦合腔,脊波导内部在靠近脊波导腔体的上方位置开设有下耦合腔,上耦合腔和下耦合腔通过缝隙连通,下耦合腔的下方通过通孔与脊波导腔体连通,下耦合腔与脊波导腔体连通的通孔内设置有同轴探针。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波导同轴耦合圆极化天线采用PCB耦合+PCB辐射形式,有利于降低天线单元尺寸,实现紧凑布局,且整个天线单元性能好,便于组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天线,具体涉及一种波导同轴耦合圆极化天线


技术介绍

1、在卫星通信系统中,紧凑、高效、大轴比波束宽度、超宽带特性的圆极化天线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大轴比波束宽度、超宽带这两项指标在宽带圆极化相控阵天线领域有着强烈的需求,这是因为大轴比波束宽度能够确保圆极化相控阵天线在进行大角度扫描时依然保持良好的轴比特性;而单馈电点的超宽带圆极化天线对于降低天线系统的复杂度有着积极意义。此外,高效率天线单元在阵列天线中始终具有重要意义。

2、目前,常见的圆极化天线有纯金属圆极化天线、双馈点圆极化天线、偏馈单馈电点圆极化天线以及偏馈单馈电点通过多层传输线引导至中心馈电方式。

3、纯金属圆极化天线采用空气耦合的纯金属圆极化天线,具有相对带宽宽,辐射效率高等优势。但是,现有的纯金属圆极化天线存在天线单元尺寸较大,难以集成,不利于小间距组阵等缺陷。

4、双馈点圆极化天线具有较大轴比波束宽度和超宽带的指标优势。但是,双馈点圆极化天线不利于使用旋转布局以进一步提升轴比波束宽度,且自身双馈电网络较为复杂,不利于降低成本

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波导同轴耦合圆极化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脊波导、PCB耦合结构和PCB辐射结构,所述PCB耦合结构固定设置在所述脊波导上方,所述PCB辐射结构设置在所述PCB耦合结构上方,所述PCB耦合结构和所述PCB辐射结构通过隔离墙隔离;所述脊波导的上表面开设有上耦合腔,所述PCB耦合结构固定设置在所述上耦合腔的上方,所述脊波导内部在靠近脊波导腔体的上方位置开设有下耦合腔,所述上耦合腔和所述下耦合腔通过缝隙连通,所述下耦合腔的下方通过通孔与所述脊波导腔体连通,所述下耦合腔与所述脊波导腔体连通的通孔内设置有同轴探针,所述同轴探针的一端延伸至所述下耦合腔,并与所述下耦合腔的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波导同轴耦合圆极化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脊波导、pcb耦合结构和pcb辐射结构,所述pcb耦合结构固定设置在所述脊波导上方,所述pcb辐射结构设置在所述pcb耦合结构上方,所述pcb耦合结构和所述pcb辐射结构通过隔离墙隔离;所述脊波导的上表面开设有上耦合腔,所述pcb耦合结构固定设置在所述上耦合腔的上方,所述脊波导内部在靠近脊波导腔体的上方位置开设有下耦合腔,所述上耦合腔和所述下耦合腔通过缝隙连通,所述下耦合腔的下方通过通孔与所述脊波导腔体连通,所述下耦合腔与所述脊波导腔体连通的通孔内设置有同轴探针,所述同轴探针的一端延伸至所述下耦合腔,并与所述下耦合腔的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脊波导腔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导同轴耦合圆极化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pcb辐射结构包括上pcb板和上辐射片,所述上辐射片固定设置在所述上pcb板的下方,并面向所述pcb耦合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波导同轴耦合圆极化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pcb耦合结构包括下pcb板和下耦合片,所述下耦合片固定设置在所述下p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海燕修威吴迪王会珍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镁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