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可变的作业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72863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长度可变的作业平台(20),特别是吊盘、吊梁、梁腹板、桥形架等,其具有带有作业面部件(23)的基本面装置和带有至少两个拉伸部件(21、22)的扩展面装置,其中所述拉伸部件可被所述作业面部件容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长度可变的作业平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长度可变的作业平台,特别是吊盘、吊梁、梁腹板、桥形架等,其具有带有作业面部件的基本面装置和带有至少两个拉伸部件的扩展面装置。长度可变的作业平台通常以吊盘、吊梁、桥形架等的形式例如用在施工现场。相比于通常的木头吊梁或架子,这种作业平台具有如下优点,即它们可在调节范围内改变长度。因此可以使得作业平台例如简单地适配于在两个支架或架子部件之间的间距。这种作业平台的输送和把持也比较容易,因为它们可缩短至最小的长度。由现有技术已知的长度可变的作业平台由多个铝空心型材组装而成。这些铝空心型材沿着纵向相互平行地设置,从而由空心型材的顶面形成可使用的作业面。沿着作业平台的横向设置在作业平台上的固定板使得这些空心型材相互连接,其中 一组板分别使得每个第二空心型材连接,第二组板分别使得每个位于中间的第二空心型材连接。由此第 一种设置的空心型材可相对于第二种设置的空心型材纵向移动。然而不利的是,作业面并不完全封闭,因为在作业平台相互拉出时会产生开口的缝隙。另外不利的是,为了形成足够大的作业面,需要大量的空心型材,这些空心型材使得作业平台的重量相对较大。由于部件数量或材料使用数量,制造相对麻烦,因此比较昂贵。此外在使用时,用于连接空心型材的板有干扰作用,因为这些板沿着可使用的作业面延伸,并形成了使用者的坎坷不平的障碍部位。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长度可变的作业平台,其制得的结构简单,具有相对少量的部件,具有相对轻的重量,且可容易地把持。该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长度可变的作业平台得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长度可变的作业平台具有带有作业面部件的基本面装置和带有至少两个拉伸部件的扩展面装置,其中这些拉伸部件可被作业面部件容纳。作业平台由此可由^U又三个部件制成,其中这些拉伸部件在保存位置缩进到作业面部件中。在构造最大的作业面时,可将这些拉伸部件从作业面部件中拉出,然后作业面基本封闭,且不会产生使用者的坎坷不平的障碍部位。由于部件数量少,作业平台的自重也相对4交小。已表明特别有利的是,作业面部件和拉伸部件分别是具有矩形横截面的空心型材。这些拉伸部件于是可以特别简单地保存在作业面部件中。由于使用这种空心型材,产生了结构简单的稳固性较高的作业平台,其中明显减少了扭转现象。根据一种实施方式,可以在作业面部件上设有至少一个桥接件,该桥接件在拉伸部件之间伸展,并形成了用于容纳拉伸部件的拉伸部件容纳机构。由此为每个拉伸部件都提供了一个自己的拉伸部件容纳机构,且桥接件提高了作业平台的稳固性。例如在使用多于两个的拉伸部件时,作业平台还可以具有任意宽度,这些拉伸部件分别被桥接件分开地容纳在作业面部件中,其中这些拉伸部件特别是通过其型材侧面明显地提高这种作业平台的稳固性。如果作业面部件和拉伸部件分别具有用于使得拉伸部件在作业面部件中导向的导向装置,则可以在拉伸部件在作业面部件中不倾斜的情况下将拉伸部件从作业面部件中拉出。已表明特别有利的是,导向装置是至少一个滑动部件,从而拉伸部件可特别容易地在作业面部件中移动。这种滑动部件可以在周围包围拉伸部件的端部,从而拉伸部件间隔于作业面部件。根据另一种实施方式,可以在拉伸部件的圆周上设有多个滑动部件。这些滑动部件例如可特别成本低廉地制成由塑料构成的注塑部件。为了实现作业平台的足够的弯曲性,有利的是,用一种止挡装置限定扩展面装置从基本面装置中拉出的长度的端部位置,从而拉伸部件部分地被作业面部件容纳。端部位置可以根据拉伸部件的或作业面部件的型材横截面来选择,从而拉伸部件的部分区^:被作业面部件容纳或叠合。对于在作业平台的中间区域发生作用的大的弯曲应力而言,在该区域的这种型材叠合特别有利。根据一种实施方式,作业平台可以具有固定装置,通过固定装置可以在保存位置将扩展面装置固定在基本面装置中。由此可以防止在输送或把持作业平台时拉伸部件会不希望地从作业面部件中滑出。这些拉伸部件还可以被固定装置力配合或形状配合地固定在相对于作业面部件的任意位置。例如使用齿轨或孔眼排(Lochreihe)这类机构能实现基本上无级的固定。固定装置的结构特别简单,其具有弹簧力触动的锁定器,该锁定器容纳在扩展面装置中。在保存位置,这种锁定器将扩展面装置自动锁定,其中可以通过对锁定器的手动操纵来实现解锁。在扩展面装置中设置固定装置也是特别有利的,因为由此不会有能产生伤害危险的部件突出于作业平台。已表明特别有利的是,基本面装置和扩展面装置分别在作业平台的外端部具有连接部件。由此一方面使得拉伸部件型材与外端部相互连接,从而只用一只手就可以将这些拉伸部件从作业面部件中拉出,另 一方面可以利用连接部件将所有位于作业平台外端部上的型材开口封闭或者加固,从而避免污物进入到内部或者伤及作业平台的外角。在扩展面装置的连接部件具有止挡时,作业平台可特别顺畅地被把持,该止挡在保存位置限定扩展面装置,从而可通过连接部件把持扩展面装置。这种止挡例如可设在连接部件和作业面部件型材端侧外边之间,从而拉伸部件不会完全容纳在作业面部件中,且在将拉伸部件从作业面部件中拉出时可以手动抓住或握住连接部件。在这些连接部件分别具有橡胶垫时,作业平台特别防滑。这些防滑的橡胶垫可以在支承面侧和/或在作业面侧通过铆钉或粘接材料固定在连接部件上。这种橡胶垫可以防止例如位于阶梯上的作业平台滑动。这种橡胶垫也可以形成防止例如梯子横木或梯子梯级或者支架可能滑动的止挡。根据对作业平台的一种实施方式,作业面部件和拉伸部件可以具有沿着纵向伸展的表面结构化部分。表面结构化部分可以有效地防止作业平台滑动或滑出。在表面结构化部分沿着纵向呈条紋状中断时,这些未结构化的表面条紋特别适合于与滑动部件接触。由此可以确保拉伸部件在作业面部件中顺畅地移动,以及确保实现作业平台表面的所希望的防滑效果。下面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图中示出附图说明图1为作业平台的沿着图2的线I - I的剖视图;图2为作业平台的俯视图3为作业平台的侧视图4为扩展的作业平台的中间区段的俯视图5为扩展的作业平台的中间区段的侧视图6为作业平台的端部区段的立体图7为作业平台的沿着图2的线VII-VII的横剖视图8为作业平台的沿着图7的线VIII-VIII的局部剖^见图9为滑动部件的立体图。图1至3以不同的视角组合示出了作业平台20的实施例。作业 平台20在图中处于保存位置,此时拉伸部件21、 22已缩进到作业面 部件23中。拉伸部件21、 22和作业面部件23由具有表面纵向结构 化部分24的铝空心型材构成,其中使用铆钉29将连接部件27或28 固定在作业面部件23的或者拉伸部件21和22的相应的外端部25或 26上,并使得作业面部件和这些拉伸部件连接。作业面部件23以及 拉伸部件21和22具有孔30,内部和外部的滑动部件31或32插入到 这些孔中。为便于理解,此处参见图9,该图为外部的滑动部件32的 立体图。这些内部的滑动部件31分别保持在作业面部件23上,并形 成拉伸部件21和22的滑动导向机构33,其中它们分别与外部滑动部 件32形成滑动导向机构34。滑动导向机构33和34由此可以实现拉 伸部件21和22可相对纵向移动地设置在作业面部件23中,其中所 示的保存位置被设在连接部件28和作业面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长度可变的作业平台(20),特别是吊盘、吊梁、梁腹板、桥形架等,其具有带有作业面部件(23)的基本面装置和带有至少两个拉伸部件(21、22)的扩展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部件可被所述作业面部件容纳。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G克劳斯
申请(专利权)人:克劳塞工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