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无源神经刺激调控的光伏器件及制备和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72603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1 17: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光伏医疗技术领域中的一种应用于无源神经刺激调控的光伏器件及制备和控制方法,其中的光伏器件,包括:半导体薄膜和金属刺激电极,金属刺激电极的一端与半导体薄膜电连接,金属刺激电极的另一端为接触端与外部待测物接触,半导体薄膜外部设置有内层封装层,内层封装层包裹住半导体薄膜,以及金属刺激电极和半导体薄膜电连接的连接处;内层封装层的外部还设置有外封装层,且金属刺激电极的接触端穿设出内层封装层和/或外封装层,外封装层上预留有与半导体薄膜对应的光照射区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应用于无源神经刺激调控的光伏器件及制备和控制方法,通过光伏器件的光生伏特效应能将不同频率的光信号转化为电脉冲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医疗,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无源神经刺激调控的光伏器件及制备和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是一种临床上以运动障碍(运动减少与迟缓、肌肉强直、肢体震颤及姿势步态异常)为其主要症状,病理上以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丢失和路易小体形成为其主要特征。

2、目前,pd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脑深部电刺激术(dbs)为主,以及物理疗法和运动疗法等。随着疾病发展,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还会出现异动症、开关现象、剂末现象等。dbs可以显著改善症状,减少药物副作用,长期疗效相对稳定,但是作为一种侵入性治疗方式,存在潜在并发症及高昂成本。在临床研究中,dbs装置的应用需在皮下植入电池及刺激控制器。此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炎症感染风险,可能影响患者的康复和装置的有效性。此外,dbs装置电池的更换手术同样具有潜在并发症,如出血、感染或神经损伤,这些均需在手术前进行充分评估和告知。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无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无源神经刺激调控的光伏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导体薄膜和金属刺激电极,金属刺激电极的一端与半导体薄膜电连接,金属刺激电极的另一端为接触端与外部待测物接触,半导体薄膜外部设置有内层封装层,内层封装层包裹住半导体薄膜,以及金属刺激电极和半导体薄膜电连接的连接处;内层封装层的外部还设置有外封装层,且金属刺激电极的接触端穿设出内层封装层和/或外封装层,外封装层上预留有与半导体薄膜对应的光照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无源神经刺激调控的光伏器件,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无源神经刺激调控的光伏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刺激电极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无源神经刺激调控的光伏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导体薄膜和金属刺激电极,金属刺激电极的一端与半导体薄膜电连接,金属刺激电极的另一端为接触端与外部待测物接触,半导体薄膜外部设置有内层封装层,内层封装层包裹住半导体薄膜,以及金属刺激电极和半导体薄膜电连接的连接处;内层封装层的外部还设置有外封装层,且金属刺激电极的接触端穿设出内层封装层和/或外封装层,外封装层上预留有与半导体薄膜对应的光照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无源神经刺激调控的光伏器件,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无源神经刺激调控的光伏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刺激电极的接触端上设置有具有生物相容性的高分子导电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无源神经刺激调控的光伏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薄膜为单晶硅片,所述金属刺激电极与所述半导体薄膜焊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无源神经刺激调控的光伏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薄膜的硅片外侧面作为接收面接收从外封装层上预留的光照射区域进入的光。

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芬刘春风邓巍刘俊逸程筱雨沈赟曹冰儿毛成洁
申请(专利权)人:核工业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