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宽距离自适应型无线充电系统,属于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
技术介绍
1、由于功率密度低、成本高、重量大等的限制,电池供电装置的开发和应用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技术挑战。无线电能传输作为一种新型的供电方式,为电力驱动设备的能量获取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途径,从而缓解了对电池的过度依赖。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与其它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相比,具有传输距离远、功率等级大以及效率较高等优势。
2、展开对距离自适应型磁耦合谐振式无线充电系统的研究,通过对磁耦合机构与补偿拓扑进行合理的设计,可以在传输距离发生较大范围变化时,整个无线充电结构仍然能实现稳定的功率输出与较高的效率,同时又不增加额外的控制电路,从而简化了设计的复杂度,降低了成本。
3、目前,已有人提出多种用于变距离情况下的无线充电系统,例如通过增加额外的阻抗匹配电路,在不同传输距离下进行阻抗匹配,使系统始终保持完全谐振状态来实现高效输出。还有人在谐振腔中引入开关器件,在不同传输距离下,通过切换开关器件改变接入电路的谐振腔来实现电能的高效传输。以上方法都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混合拓扑的宽距离自适应型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LCC-S拓扑结构(1)和S-LCC拓扑结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混合拓扑的宽距离自适应型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发射线圈(LP1)与第二发射线圈(LP2)的中心距为r;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混合拓扑的宽距离自适应型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值为111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混合拓扑的宽距离自适应型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LCC-S拓扑结构(1)中的电感L1为2.5μH,S-LCC拓扑结构(2)中的电感L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混合拓扑的宽距离自适应型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lcc-s拓扑结构(1)和s-lcc拓扑结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混合拓扑的宽距离自适应型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发射线圈(lp1)与第二发射线圈(lp2)的中心距为r;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淑梅,岳超男,张剑韬,刘滢,朱春波,
申请(专利权)人:哈工大郑州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