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具体为一种可见光透明的超材料吸波器的制备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1、超材料吸波器作为超材料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其具有结构紧凑、重量轻、超薄及易于与电子设备集成等优势,已成为雷达射频隐身和电子信息系统电磁兼容、屏蔽领域的研究热点,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见光透明兼容红外伪装的超材料吸波器具有更加广泛的应用,在飞机驾驶舱观察窗、医院医疗设备及电子液晶屏等需要电磁防护的设备上具有更广泛的应用。
2、超材料吸波器的电磁波吸收性能主要取决于周期性结构的图案及材料组成,目前市场上的超材料吸波器图案成分主要是导电金属结构,为了改善吸波器电磁波吸收性能,需要对导电金属进行结构设计,相应的超材料吸收器电磁波吸收带宽窄,难以满足宽频带强吸收的需求,且基于金属的超材料吸波器可见光透明特性差,不能在一些特定场合使用,同时难以实现红外伪装的效果。
3、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的可见光透明的超材料吸波器的制备方法及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见光透明的超材料吸波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红外隐身层(1)、第一PMMA层(2)、微波吸收层(3)、第二PMMA层(4)和微波反射层(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见光透明的超材料吸波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隐身层(1)为低电阻率的红外地发射率氧化铟锡图案化薄膜,所述微波吸收层(3)为高电阻率的氧化铟锡图案化薄膜,所述微波反射层(5)为低电阻的氧化铟锡薄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见光透明的超材料吸波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见光透明的超材料吸波器的制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见光透明的超材料吸波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红外隐身层(1)、第一pmma层(2)、微波吸收层(3)、第二pmma层(4)和微波反射层(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见光透明的超材料吸波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隐身层(1)为低电阻率的红外地发射率氧化铟锡图案化薄膜,所述微波吸收层(3)为高电阻率的氧化铟锡图案化薄膜,所述微波反射层(5)为低电阻的氧化铟锡薄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见光透明的超材料吸波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见光透明的超材料吸波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厚度为0.175mm,所述氧化铟锡薄膜的厚度为1.2~1.75mm,所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氯乙烯板的厚度范围为1mm~3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见光透明的超材料吸波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铟锡薄膜表面电阻率范围为6~300ω/sq。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见光透明的超材料吸波器的制备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辉,缑昌东,田城华,胡庆江,高敬民,沈凤娟,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盛和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