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设备冷却,特别涉及一种冷却协同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1、在变压器中,目前的冷却系统多基于变压器整体的负荷或温度进行冷却,采用静态的冷却模式。然而,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往往负荷分布不均匀、电气间距不同,某些局部区域可能由于过高的负荷或过小间距产生过热现象。传统冷却系统无法对这些局部过热进行精准感知和快速响应,可能导致局部区域的温度持续升高,进而影响变压器的安全运行。
2、同时,常规冷却系统的调节过程通常较为固定,无法根据变压器运行时的负荷和温度变化进行动态调整。冷却设备一旦启动,通常按照预设的时间和功率工作,即便局部负荷降低或温度下降,冷却系统也不会立即调整,导致冷却资源的浪费和冷却效率的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冷却协同控制方法,能够通过门控循环单元模型和动态区域分配算法对局部过热进行精准感知实时响应。
2、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冷却协同控制方法,冷却协同控制方法包括:
3、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却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冷却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门控循环单元模型,通过门控循环单元模型采用参数集预测变压器各区域的热负荷分布,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的冷却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参数集输入至门控循环单元模型,根据隐藏状态输出各区域在未来时刻的温度预测值之后,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的冷却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门控循环单元模型的预测结果,采用动态区域分配算法对冷却资源进行实时分配,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的冷却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门控循环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冷却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门控循环单元模型,通过门控循环单元模型采用参数集预测变压器各区域的热负荷分布,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的冷却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参数集输入至门控循环单元模型,根据隐藏状态输出各区域在未来时刻的温度预测值之后,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的冷却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门控循环单元模型的预测结果,采用动态区域分配算法对冷却资源进行实时分配,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的冷却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门控循环单元模型的预测结果,采用动态区域分配算法对冷却资源进行实时分配之后,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的冷却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基于近端策略优化的自适应算法自动学习变压器负荷变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博重,李阳华,洪威,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发展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