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身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bcm车身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1、bcm通常是一种常用的车身控制装置,bcm的主要功能是对汽车上的众多用电设备进行控制,包括灯具、雨刮、门锁、电动窗和天窗等,bcm通过接收传感器信号和控制执行器工作,实现对这些设备的控制。
2、现有技术的bcm车身控制装置通常包括上盖体、下盖体、控制板和多个插口等,控制板位于上盖体和下盖体的内部,插口设置于控制板上,且延伸出上盖体的外部,插口的内部设有接触针,在进行使用时,使外部插头与接口相插接,利用控制板和插口以及线束配合的方式,实现车身的控制。
3、插口处通常设置外部插头插接的卡槽,且外部插头上设有卡扣,在对外部插头取下时,需要别住卡扣,再使外部插头向外拔出,但这种方式在对bcm车身控制器进行整体取出时,需要使多个外部插头分别挤压卡扣,再依次拔出,进而会存在按压力度不均,导致插口处的槽体出现破裂的情况以及影响到内部接触针的安全和延长拆卸时间,因此bcm车身控制装置对外部插头统一固定是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bcm车身控制方法及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bcm车身控制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3、步骤一:准备bcm车身控制装置以及相应安装工具和连接单元,bcm车身控制装置的内部设有输入模块、处理模块、输出模块、通信模块、电源管理模块、故障诊断模块
4、步骤二:使bcm车身控制装置与连接单元进行组装,然后与车辆相连接,通过使车辆的多个线束插头与bcm车身控制装置上插口相插接,并使用连接单元对车辆线束插头和插口进行限位固定,再利用连接单元将使bcm车身控制装置安装于车辆的内部;
5、步骤三:bcm车身控制装置对车辆信号进行采集,车辆信号包括利用can总线接收的ecu信号和车辆开关所发出的信号,通过利用输入模块对采集的信号进行接收,并利用处理模块对接收的信号采用决策树算法、pid控制算法和模糊逻辑控制算法进行处理;
6、步骤四:控制执行,通过输出模块输出信号,控制车辆内相应的执行器,执行器接收到控制信号后,执行相应工作;
7、步骤五:状态监测与通信协调,通过故障诊断模块持续监测执行器的状态,确保控制工作正确执行,并通过通信模块与ecu进行通信,共享控制信息。
8、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的电源管理模块用于负责bcm车身控制装置的电源管理和模块供电,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系统配置、故障记录和日志数据信息,所述安全模块用于确保bcm车身控制装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通过加密和身份验证手段,确保bcm车身控制装置免受恶意攻击和非法操作,所述环境感知模块用于检测车辆周围的环境调节,以为bcm车身控制装置提供环境信息,帮助做出智能的控制决策,所述环境感知模块的操作方式为通过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的方式,收集车辆周围的图像、距离和速度的数据并传输,使数据通过图像处理器和信号处理器进行处理,提取出有用的信息,然后使信息融合传递至处理模块,并根据处理模块的判断结果,会通过输出模块输出相应的控制指令以及信号给执行操作,对车身进行控制。
9、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的决策树算法用于处理复杂的决策过程,所述模糊逻辑控制算法用于处理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减少极端条件的误操作,所述模糊逻辑控制算法包括模糊合集,模糊集合由取值域、参数和隶属函数组成,隶属函数描述了变量在取值域中的隶属程度,通过使用表示,取值范围为,所述决策树算法包括算法公式如下所示:
10、
11、其中,表示数据集d的经验熵,表示在属性a的条件下,数据集d的经验熵。
12、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的pid控制算法用于控制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反馈系统,所述pid控制算法包括算法公式如下所示:
13、
14、其中,为输出控制信号,为当前时刻的偏差,为比例增益,为积分增益,为微分增益,为误差的积分项,表示过去一段时间内误差的累积,为误差的微分项,表示误差的变化率。
15、一种bcm车身控制装置,采用了一种bcm车身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步骤一中的bcm车身控制装置包括下盖体和上盖体,所述连接单元位于下盖体和上盖体的外部,所述插口设于上盖体的顶部,多个所述插口的内部分别设有第一接触针和第二接触针,所述第一接触针与第一插头的底部相插接,所述第二接触针与第二插头的底部相插接,所述上盖体顶部设有第一插头和第二插头,所述连接单元包括:
16、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用于锁定第一插头和第二插头分别与插口的连接位置;
17、防脱机构,所述防脱机构用于对压紧机构进行防脱限位;
18、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用于对下盖体和上盖体进行连接固定;
19、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用于对下盖体进行底部支撑以及装配。
20、优选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
21、第一压紧架,所述第一压紧架滑动设置于相邻第二插头的顶部;
22、串联板,所述串联板固定连接于第一压紧架的侧部,所述串联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槽;
23、第二压紧架,所述第二压紧架分别滑动设置于相邻第一插头的顶部;
24、定位板,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压紧架的侧部与其中一个定位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压紧架的另一侧部与其中另一个定位板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板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定位架,所述定位板的顶部对称开设有第二通槽;
25、第一组装框,所述第一组装框固定连接于上盖体的顶部,所述第一插头位于第一组装框的内部;
26、第二组装框,所述第二组装框固定连接于上盖体的顶部,所述第二插头位于第二组装框的内部。
27、优选的,所述防脱机构包括:
28、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于上盖体的顶部,多个所述固定板分别与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的内腔均滑动穿插连接,所述固定板的边侧开设有卡槽;
29、承载框,所述承载框固定连接于定位板和串联板的顶部,所述固定板与承载框的内腔滑动穿插连接;
30、辅助板,所述辅助板的侧部固定连接有锁紧板,所述锁紧板与卡槽的内腔滑动穿插连接,所述辅助板的边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架;
31、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壁与连接架滑动穿插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外部套设有弹簧;
32、操作架,所述连接架的边侧与操作架固定连接;
33、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位于相邻定位板和串联板的顶部,所述连接板的边侧螺纹穿插连接有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的一端与操作架螺纹穿插连接。
34、优选的,所述承载框的边侧开设有与连接架相适配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壁的边侧开设有与辅助板相适配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壁的侧部开设有锁紧板相适配的第三滑槽,所述固定杆嵌设于第一滑槽的内腔,所述弹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BCM车身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CM车身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电源管理模块用于负责BCM车身控制装置的电源管理和模块供电,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系统配置、故障记录和日志数据信息,所述安全模块用于确保BCM车身控制装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通过加密和身份验证手段,确保BCM车身控制装置免受恶意攻击和非法操作,所述环境感知模块用于检测车辆周围的环境调节,以为BCM车身控制装置提供环境信息,帮助做出智能的控制决策,所述环境感知模块的操作方式为通过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的方式,收集车辆周围的图像、距离和速度的数据并传输,使数据通过图像处理器和信号处理器进行处理,提取出有用的信息,然后使信息融合传递至处理模块,并根据处理模块的判断结果,会通过输出模块输出相应的控制指令以及信号给执行操作,对车身进行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CM车身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的决策树算法用于处理复杂的决策过程,所述模糊逻辑控制算法用于处理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减少极端条件的误操作,所述模糊逻辑控制算法包括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CM车身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的PID控制算法用于控制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反馈系统,所述PID控制算法包括算法公式如下所示:
5.一种BCM车身控制装置,采用了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CM车身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步骤一中的BCM车身控制装置包括下盖体(1)和上盖体(2),所述连接单元位于下盖体(1)和上盖体(2)的外部,所述插口设于上盖体(2)的顶部,多个所述插口的内部分别设有第一接触针(9)和第二接触针(10),所述第一接触针(9)与第一插头(7)的底部相插接,所述第二接触针(10)与第二插头(8)的底部相插接,所述上盖体(2)顶部设有第一插头(7)和第二插头(8),所述连接单元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BCM车身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3)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BCM车身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机构(4)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BCM车身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框(42)的边侧开设有与连接架(45)相适配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壁的边侧开设有与辅助板(44)相适配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壁的侧部开设有锁紧板(43)相适配的第三滑槽,所述固定杆(46)嵌设于第一滑槽的内腔,所述弹簧(47)的一端与第一滑槽内壁的侧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47)的另一端与连接架(45)内壁的侧部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BCM车身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5)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BCM车身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6)包括底座架主体(61),所述底座架主体(61)包括弹性支撑部(62)、安装部(63)、连接部(64)和对接部(65),所述弹性支撑部(62)固定连接于下盖体(1)的底部,所述安装部(63)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连接部(64)的边侧开设有与卡接柱(54)相适配的滑动槽,所述对接部(6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对接杆(67),所述对接杆(67)嵌设于底座架主体(61)的顶部,所述对接部(65)的顶部对称开设有散热槽,所述散热槽的内腔嵌设有防尘网(66),所述下盖体(1)的底部开设有方槽,所述对接部(65)滑动穿插连接于方槽的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bcm车身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cm车身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电源管理模块用于负责bcm车身控制装置的电源管理和模块供电,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系统配置、故障记录和日志数据信息,所述安全模块用于确保bcm车身控制装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通过加密和身份验证手段,确保bcm车身控制装置免受恶意攻击和非法操作,所述环境感知模块用于检测车辆周围的环境调节,以为bcm车身控制装置提供环境信息,帮助做出智能的控制决策,所述环境感知模块的操作方式为通过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的方式,收集车辆周围的图像、距离和速度的数据并传输,使数据通过图像处理器和信号处理器进行处理,提取出有用的信息,然后使信息融合传递至处理模块,并根据处理模块的判断结果,会通过输出模块输出相应的控制指令以及信号给执行操作,对车身进行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cm车身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的决策树算法用于处理复杂的决策过程,所述模糊逻辑控制算法用于处理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减少极端条件的误操作,所述模糊逻辑控制算法包括模糊合集,模糊集合由取值域、参数和隶属函数组成,隶属函数描述了变量在取值域中的隶属程度,通过使用表示,取值范围为,所述决策树算法包括算法公式如下所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cm车身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的pid控制算法用于控制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反馈系统,所述pid控制算法包括算法公式如下所示:
5.一种bcm车身控制装置,采用了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cm车身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步骤一中的bcm车身控制装置包括下盖体(1)和上盖体(2),所述连接单元位于下盖体(1)和上盖体(2)的外部,所述插口设于上盖体(2)的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然,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市科海融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