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人工骨料的制备,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湖库淤积物制备功能化人工骨料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推进,利用工业固废(如湖库淤积物、矿粉、粉煤灰等)制备人工骨料逐渐成为建筑行业中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利用这些工业固废不仅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减轻环境负担,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天然骨料,减少资源的浪费。然而,现有技术在这些固废材料的制备和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若干问题和不足。
2、传统的强碱激发体系通常导致人工骨料在早期阶段的强度过高。过高的早期强度虽然有利于骨料的稳定性,但可能会影响后期水化反应的进一步进行,导致强度提升受限。因此,如何通过合理的碱激发剂选择和反应控制,使得早期强度适中,同时能够保证中后期强度的持续提升,成为制备高性能人工骨料的关键问题。而且,现有技术中的碱激发体系大多需要较高的碱性环境和较长的反应时间,且水化反应过程对温度和湿度的敏感性较强。尤其是在低温环境下,水化反应缓慢,导致人工骨料在中后期的强度提升受限。此外,现有技术中的反应体系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往往需要通过严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湖库淤积物制备的功能化人工骨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制备原料:水库淤积物40~50份、矿粉20~30份、粉煤灰10~20份、层状二硅酸钠5~10份、纳米CaO 3~8份、硅灰2~6份、纤维0.5~1份和相变微胶囊1~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化人工骨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库淤积物中Al2O3的质量百分含量≥12%;和/或,所述纤维包括聚乙烯醇、聚乙烯、碳纤维和天然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所述相变微胶囊为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海藻酸盐为壁材,以盐类或蜡类为芯材,通过包裹法或挥发法制成的粒径在纳米或微米级别的微胶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湖库淤积物制备的功能化人工骨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制备原料:水库淤积物40~50份、矿粉20~30份、粉煤灰10~20份、层状二硅酸钠5~10份、纳米cao 3~8份、硅灰2~6份、纤维0.5~1份和相变微胶囊1~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化人工骨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库淤积物中al2o3的质量百分含量≥12%;和/或,所述纤维包括聚乙烯醇、聚乙烯、碳纤维和天然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所述相变微胶囊为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海藻酸盐为壁材,以盐类或蜡类为芯材,通过包裹法或挥发法制成的粒径在纳米或微米级别的微胶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化人工骨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库淤积物使用前过100~200目筛;和/或,所述矿粉为s95级别以上的矿粉;和/或,所述层状二硅酸钠的粒径为40~200目;和/或,所述粉煤灰使用前过200目筛;和/或,所述硅灰的d50粒径目数≥2000目;和/或,所述纳米cao的粒径≤200nm,纯度≥98%;和/或,所述纤维的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显,申高昂,车同川,骆雪,陈霞,韩炜,金中武,范泽宇,郭超,刘亚,鲁麒,彭子凌,邱金伟,王媛怡,蓝际荣,曹亚,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