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先多专利>正文

地面刨毛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69694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地面刨毛机,包括车体、安装在所述车体上的驱动装置和由所述驱动装置驱动的滚刀组件,所述滚刀组件包括滚刀轴和固定在滚刀轴上的多个滚刀轮,所述滚刀组件为两组,分别为设置在所述车体前端的第一滚刀组件和后端的第二滚刀组件,所述第一滚刀组件与所述第二滚刀组件之间的轴间距与所述滚刀轮的直径之比为2.5∶1-5.5∶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第一滚刀组件和第二滚刀组件之间的轴间距与滚刀轮的直径之比限定为2.5∶1-5.5∶1,从而使两滚刀组件之间的工作互不干扰,提高了刨毛机的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机械设备,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将地面刨 毛的刨毛机。
技术介绍
在建或改建的建筑物的楼地面施工前,均需将地面表面清理干净, 然而,由于工程施工前期抹灰时所遗留下来的砂桨牢牢地与地面粘结在 一起。若采用手工清理即费时又费力。此外,根据工程需要,也有楼面 或路面需要凿毛,采用手工进行,劳动效率比较低下。为了解决上述技 术问题,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种机械式刨毛机,如中国专利号为ZL01125315.0号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反向地面刨毛机,包括电动机、 传动装置、箱体、刨盘。在箱体上有前后两个刨盘,在每个刨盘上有若 干个锯片,在每个锯片上有若干个锯齿。在齿轮箱内有蜗杆、涡轮和齿 轮,与齿轮相连地有链轮和链条,齿轮箱内注有润滑油。在箱体上有电 动机,电动机与蜗杆相连,在箱体上有把手。上述方案,通过电动机带 动刨盘旋转,使刨盘上地锯片地锯齿与楼面不断地做切割运动,从而将 楼面刨毛。刨毛机设置了前后两个刨盘,若两个刨盘之间地间距过小, 则前面的刨盘会将刨起来的物料直接抛掷到后面的刨盘,从而影响后面 刨盘的工作;而两个刨盘之间的间距过大时,刨毛机的转弯性能则会大 大降低,使用者操作也就更加不方便。上述方案并没有针对此问题给出 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 供一种具有较高刨毛效率、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的地面刨毛机。按照本技术给出的地面刨毛机,包括车体、安装在所述车体上 的驱动装置和由所述驱动装置驱动的滚刀组件,所述滚刀组件包括滚刀轴和固定在滚刀轴上的多个滚刀轮,所述滚刀组件为两组,分别为设置 在所述车体前端的第一滚刀组件和后端的第二滚刀组件,所述第一滚刀 组件与所述第二滚刀组件之间的轴间距与所述滚刀轮的直径之比为2.5: 1-5. 5: 1。按照本技术给出的地面刨毛机还具有如下附属技术特征-所述第一滚刀组件与所述第二滚刀组件之间的轴间距与所述滚刀轮的直径之比为3.0: l-4.0: 1。所述第一滚刀组件与所述第二滚刀组件之间的轴间距为40cm —70cm。所述第一滚刀组件和第二滚刀组件上的滚刀轮的排列宽度为15cm— 30cm。所述第一滚刀组件的两端设置有副滚刀组件,所述副滚刀组件位于 所述车体外侧。所述副滚刀组件上设置有保护罩。 所述滚刀轮沿所述滚刀轴交错排列。所述滚刀轴上相邻的两滚刀轮的在投影面上形成的夹角为3-8度。所述滚刀轮的刀齿的顶部上相同点的连线为螺旋线。按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地面刨毛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首先,本技术第一滚刀组件和第二滚刀组件之间的轴间距与滚 刀轮的直径之比限定为2.5: l至5.5: 1,从而使两滚刀组件之间的工作 互不干扰,提高了刨毛机的工作效率;其次,将第一滚刀组件和第二滚 刀组件之间的轴间距限定为40cm—70cm,使得本技术刨毛机的整体 结构更加小巧,转向更加灵活,操作也更加方便;再次,本技术设 置有副滚刀组件,可以对墙角和墙根进行清理,方便使用,另外,在副 滚刀组件上设置保护罩,可以防止副滚刀组件带起的物料对人造成伤害; 最后,本技术上的滚刀轮沿滚刀轴交错排列,使得滚刀轮上的各锯 齿在每个角度上均与地面接触,从而提高了刨毛机工作的稳定性,减少 振动。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的主视图。 图2是本技术的仰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去掉驱动装置后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中的相邻滚刀轮配合关系的主视图。图5是本技术中的滚刀轮的右视图。图6是本技术中的滚刀轮的立体图。 图7是本技术中的滚刀组件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l、图2和图3,在本技术给出的一种地面刨毛机的实施例, 包括车体l、安装在所述车体1上的驱动装置2和由所述驱动装置2驱动的 滚刀组件3,所述滚刀组件3包括滚刀轴31和固定在滚刀轴31上的多个滚 刀轮32,在本技术中,所述驱动装置2可以为电动机或其他的动力机 构。所述驱动装置2通过传动装置与滚刀组件3相连接,从而带动所述滚 刀组件3转动。所述滚刀组件3上的滚刀轮32在转动过程中,能够向地面 不断的作切割运动,将地面刨毛,并清理地面的砂桨。所述车体l上还设 置有把手ll。参见图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的区别之处在于,所述滚刀组件3 为两组,分别为设置在所述车体1前端的第一滚刀组件34和后端的第二滚 刀组件35,所述第一滚刀组件34与所述第二滚刀组件35之间的轴间距L1 与所述滚刀轮32的直径D1之比为2.5: l至5.5: 1。具体取值可以为2.5、 3.0、 3.5、 4.0、 4.5、 5.0和5.5。本技术通过上述限定,合理的使 所述第一滚刀组件34和第二滚刀组件35之间的轴间距L1与滚刀轮32的直 径D1进行配比,解决了所述第一滚刀组件34与第二滚刀组件35在工作时相互造成影响的问题。提高了本技术的工作效率,操作更加方便。本技术在这里所描述的轴间距L1是指所述第一滚刀组件34的滚 刀轴31的轴心与所述第二滚刀组件35的滚刀轴的轴心之间的距离。所述 的滚刀轮32的直径D1是指滚刀轮32旋转后形成的平面投影的最大圆的直径,具体而言,是指在滚刀轮32的刀齿上的一个刀口旋转一周所形成的 圆的直径。参见图2,在本技术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滚刀组件34 与所述第二滚刀组件35之间的轴间距L1与所述滚刀轮32的直径D1之比最 优方案为3.0: 1-4.0: 1。在此时,取值可以为3.0、 3.3、 3.5、 3.6、 3.8、 4.0。上述配比关系,可以使两者之间的配合关系达到最优化,综合考虑 整机的工作原理,使本技术的工作效率达到的最优。参见图2,在本技术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滚刀组件34 与所述第二滚刀组件35之间的轴间距Ll为40cm—70cm。本实施例为50cm, 此时滚刀轮32的直径为15cm,两者之间的比例为3.3。将所述第一滚刀组 件34和第二滚刀组件35之间的轴间距L1设置为上述尺寸,可以使整机的 体积更加合理,实现操作的灵活性,方便使用,同时还不会影响机器的 工作效率。参见图2,在本技术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滚刀组件34 和第二滚刀组件35上的滚刀轮32的排列宽度Bl为15cm—30cm。本实施例 为24cm。这里所述的排列宽度B1是指在滚刀轴31上排列的所有滚刀轮32 的总宽度,在本实施例中,排列了8个滚刀轮。从第一个滚刀轮的最外平 面到最后一个滚刀轮的最外平面之间的距离为24cm。此尺寸的限定,也 可以使的滚刀组件的宽度与两滚刀组件之间的间距之间达到合理,从而 使得本技术在操作灵活性与工作效率之间达到最佳的平衡点。参见图2和图3,在本技术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滚刀 组件34的两端设置有副滚刀组件36,所述副滚刀组件36位于所述车体1外 侧。所述副滚刀组件36上设置有保护罩37。为了方便的清理和刨毛墙角 和墙根,本技术设置了副滚刀组件36。本技术设置了保护罩37, 可以防止副滚轮组件36刨起的砂浆对使用者造成损害,从而起到了保护 作用。参见图2、图4、图5和图6,在本技术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所 述滚刀轮32沿所述滚刀轴31交错排列。所述滚刀轴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面刨毛机,包括车体、安装在所述车体上的驱动装置和由所述驱动装置驱动的滚刀组件,所述滚刀组件包括滚刀轴和固定在滚刀轴上的多个滚刀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刀组件为两组,分别为设置在所述车体前端的第一滚刀组件和后端的第二滚刀组件,所述第一滚刀组件与所述第二滚刀组件之间的轴间距与所述滚刀轮的直径之比为2.5∶1-5.5∶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先多
申请(专利权)人:金先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