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Au@Ti双功能核壳MOF传感材料的制备方法及自适应Au@Ti双功能核壳MOF传感材料技术

技术编号:4469356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9 2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MOF传感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自适应Au@Ti双功能核壳MOF传感材料的制备方法及自适应Au@Ti双功能核壳MOF传感材料,首先,得到金纳米粒子溶液;向金纳米粒子溶液中缓慢滴加0.5‑3重量份3‑巯基丙酸的乙醇溶液,室温搅拌反应4‑6小时,分散于50‑200重量份N,N‑二甲基甲酰胺中;向分散液中加入5‑20重量份钛酸四异丙酯和3‑15重量份对苯二甲酸,超声分散后转移至高压反应釜中,在120‑180℃下反应12‑48小时;将反应产物离心分离、洗涤,在60‑80℃下真空干燥12‑24小时,研磨过筛;在150‑200℃、0.1‑1kPa下活化处理8‑12小时,得到产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mof传感材料,尤其涉及自适应au@ti双功能核壳mof传感材料的制备方法及自适应au@ti双功能核壳mof传感材料。


技术介绍

1、食品安全和健康监测等领域对高灵敏度、高选择性传感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开发新型多功能传感材料成为了当前材料科学和传感
的研究热点。在众多新兴材料中,金属有机骨架(mof)由于其高比表面积、可调控的孔道结构和丰富的功能化位点,在传感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然而,单一mof材料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灵敏度不足、选择性较差以及稳定性欠佳等挑战。

2、近年来,研究者们尝试将mof与其他功能材料结合,以期获得性能更优异的复合传感材料。其中,将贵金属纳米粒子与mof复合的策略引起了广泛关注。这类复合材料试图利用贵金属纳米粒子的等离子体共振效应来增强信号,同时借助mof的分子识别能力来提高选择性。然而,现有的复合方法往往难以实现贵金属纳米粒子和mof之间的有效协同作用。例如,简单的物理混合难以控制两种组分的空间分布,而直接在mof孔道中生长金属纳米粒子又容易导致mof结构坍塌或孔道堵塞。

<p>3、此外,现有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自适应Au@Ti双功能核壳MOF传感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柠檬酸三钠溶于10-50重量份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3-巯基丙酸溶于5-30重量份乙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离心分离的条件为10000rpm,10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超声处理时间为15-30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技术特征摘要】

1.自适应au@ti双功能核壳mof传感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柠檬酸三钠溶于10-50重量份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3-巯基丙酸溶于5-30重量份乙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离心分离的条件为10000rpm,10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超声处理时间为15-30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离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子阳袁艺轩原孟磊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