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近岸海域建植红树林的方法和堤前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65489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7 18:46
本申请涉及一种近岸海域建植红树林的方法和堤前格装置,涉及红树林种植的技术领域,通过在近岸海域进行现场勘查与规划后,使用生态笼、植物垫、吸附物质等材料,在适宜区域建设稳定的堤前格装置,并在装置背海一侧铺设植物垫种植红树林,有效降低了海水盐度,提高了红树林成活率,同时通过预留间隙形成的沟道保证了海水的正常流动,避免了装置被冲毁的风险。本申请具有降低红树林植物的幼苗或种子受海水冲刷的影响,提高近岸海域红树林植物的存活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红树林种植的,尤其是涉及一种近岸海域建植红树林的方法和堤前格装置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加剧,近岸海域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尤其是红树林的减少引起了广泛关注。红树林不仅具有防风消浪、固土护堤的功能,还能有效净化水质,维持生物多样性。因此,恢复和重建近岸海域红树林成为生态修复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红树林恢复技术主要包括自然恢复法、人工植树法和环境改良法等多种途径,这些方法在不同地理条件下展现出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

2、在近岸海域建植红树林植物,由于种植区域距离海域较近,涨潮与落潮时,海水会冲刷红树林植物的幼苗或种子,海水的高盐度不利于红树林植物的幼苗或种子的生长,且海水的直接冲刷也会造成红树林植物的损伤,导致红树林植物初期成长困难,存活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降低红树林植物的幼苗或种子受海水冲刷的影响,提高近岸海域红树林植物的存活率,本申请提供一种近岸海域建植红树林的方法和堤前格装置。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近岸海域建植红树林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近岸海域建植红树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近岸海域建植红树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笼(1)设置为梯形,所述生态笼(1)的高度为1至2米,底部宽度为2至3米,顶部宽度为1至1.5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近岸海域建植红树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垫(5)包括袋子、填充物质,所述填充物质填充在袋子内,所述袋子采用可透气的网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近岸海域建植红树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质包括淤泥、生长基质和生物质炭肥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近岸海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岸海域建植红树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近岸海域建植红树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笼(1)设置为梯形,所述生态笼(1)的高度为1至2米,底部宽度为2至3米,顶部宽度为1至1.5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近岸海域建植红树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垫(5)包括袋子、填充物质,所述填充物质填充在袋子内,所述袋子采用可透气的网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近岸海域建植红树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质包括淤泥、生长基质和生物质炭肥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近岸海域建植红树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生态笼(1)之间预留间隙,且在植物垫(5)之间也对应预留间隙,生态笼(1)之间的间隙与植物垫(5)之间的间隙共同形成供海水流动的沟道。

6.一种堤前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生态笼(1)、吸附物质(2)、压重材料(3),所述生态笼(1)包括笼体(12)、封口网(11),所述笼体(12)迎海一面设置有开口,所述封口网(11)与笼体(12)可拆卸连接,所述封口网(11)可封闭开口,所述压重材料(3)填充在生态笼(1)内,所述吸附物质(2)铺设在生态笼(1)的迎海一面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麓尔张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绿岩生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