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人工细胞的微流控芯片、人工细胞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464518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7 1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备人工细胞的微流控芯片、人工细胞制备方法及应用。微流控芯片中的多支进液流道配合形成第一剪切口与第二剪切口,各溶液依次流经第一剪切口与第二剪切口,并在第一剪切口与第二剪切口处经剪切以生成稳定的双乳液液滴,能够提升后续生成人工细胞的均一性及稳定性。通过捕获阵列捕获双乳液液滴,使其外相与缓冲溶液进行稳定置换,双乳液中的有机溶剂脱出,形成人工细胞,无需严格控制各溶液之间的汇合时机,易于操作。对应的制备方法以及兼具生物相容性与稳定性的溶液体系(可改进配方、渗透压和界面张力),可以有效解决生成人工细胞过程中,不均一、包封率低、稳定性差、芯片堵塞、操作要求高以及样品损耗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工细胞制备,尤其涉及一种制备人工细胞的微流控芯片、人工细胞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1、人工细胞(artificial cells,acs),又称合成细胞,是一种具有细胞大小的的脂质或多聚物的囊泡,可以模拟一种或多种细胞特性。由于自下而上的人工细胞构建方法,其组分明确且具有高度的可定制性,使得人工细胞不仅为个性化药物筛选提供了新的模型,还可为蛋白与脂质相互作用的基础科学研究提供一个理想的实验平台。

2、现有的人工细胞制备的方法包括:(1)反向乳化法,主要通过涡旋或者刮板,获得油包水液滴(water-in-oil,w/o),然后将油包水液滴通过离心力的作用通过油水界面,形成人工细胞;(2)电生成法,通过电场诱导磷脂双分子层自组装形成囊泡;(3)反复冻融法,通过多次冷冻和解冻促进磷脂双分子层的形成。然而,这些传统方法存在明显的不足,例如制备的人工细胞尺寸不均一,内容物包封率较低等问题。相比之下,微流控的方法,是在微米级的芯片中对流体进行操控,可以生成尺寸更加均一,包封率更高的囊泡。在目前的微流控技术中,主要使用共聚焦流通道结构生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制备人工细胞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人工细胞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液流道与所述第二进液流道均包括至少一个呈弯曲形态的弯曲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人工细胞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液流道与所述第二进液流道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人工细胞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捕获阵列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间隔排列的捕获单元,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每一所述捕获单元均设有捕获腔以及与所述捕获腔连通的捕获口,所述捕获口设置于所述捕获腔朝向所述入口的一侧,所述捕获腔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制备人工细胞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人工细胞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液流道与所述第二进液流道均包括至少一个呈弯曲形态的弯曲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人工细胞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液流道与所述第二进液流道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人工细胞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捕获阵列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间隔排列的捕获单元,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每一所述捕获单元均设有捕获腔以及与所述捕获腔连通的捕获口,所述捕获口设置于所述捕获腔朝向所述入口的一侧,所述捕获腔用于容纳所述双乳液液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人工细胞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捕获口设置于所述捕获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沿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梦婷张红红杨贞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