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通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骨折水泡处理用无菌吸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63599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7 18: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骨折水泡处理用无菌吸泡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一种骨折水泡处理用无菌吸泡装置,包括圆筒,所述圆筒的中部活动安装有针管,所述针管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储药罐,所述圆筒的外壁均匀分布有一号套杆,所述一号套杆远离圆筒一端的内壁螺纹套接有横向螺纹杆,所述横向螺纹杆的外端活动连接有二号套杆。该骨折水泡处理用无菌吸泡装置,通过圆筒、针头、升降组件和刻度线之间的配合,利用升降组件的设置,实现了对针头深入水泡内位置的改变作用,有效地解决了吸泡过程中针头刺破患者内层皮肤的问题,采用升降组件对针头在水泡内插入位置的调节方式,使得吸泡装置可适用于不同大小的水泡的吸泡,从而提高了吸泡装置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为一种骨折水泡处理用无菌吸泡装置


技术介绍

1、骨折后局部软组织通透性严重损伤,血管内膜受损,继而栓塞,淋巴回流障碍,组织毛细血管通透生增加,液体渗出增多,加上液化坏死产生的内生水在表皮、真皮之间薄弱处积聚形成张力性水泡,骨折急性期所发生的张力性水泡不仅增加感染的机会,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还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致使疾病治疗复杂化,而水泡形成后其内部含有大量组织液,需要将其及时吸出,否则容易造成感染。

2、然而,现有对于水泡的吸泡方式采用医护人员手持注射器的方式,注射器上的针头插入至患者水泡的内部,再通过操作活塞杆在针筒内部的运动,将水泡从针头处吸入至针筒的内部,此注射器吸泡的方式,需要工作人员控制针头在水泡内的插入位置,当针头穿过水泡的表层后插入过深时,极易导致针头刺到患者水泡内层的皮肤,导致患者的出血,不仅为水泡的吸泡工作带来干扰,还增加了患者的疼痛感,并且,患者皮肤的出血与水泡内的组织液混合,还会对患者吸泡后的恢复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折水泡处理用无菌吸泡装置,包括圆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1)的中部活动安装有针管(2),所述针管(2)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储药罐(3),所述圆筒(1)的外壁均匀分布有一号套杆(4),所述一号套杆(4)远离圆筒(1)一端的内壁螺纹套接有横向螺纹杆(5),所述横向螺纹杆(5)的外端活动连接有二号套杆(6),所述二号套杆(6)远离横向螺纹杆(5)一端的内壁螺纹套接有竖向螺纹杆(7),所述竖向螺纹杆(7)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吸盘(8),所述针管(2)的外壁活动套接有弹性夹板(9),所述弹性夹板(9)的外端设置有用于调节针管(2)使用高度的升降组件(10)。

<p>2.根据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折水泡处理用无菌吸泡装置,包括圆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1)的中部活动安装有针管(2),所述针管(2)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储药罐(3),所述圆筒(1)的外壁均匀分布有一号套杆(4),所述一号套杆(4)远离圆筒(1)一端的内壁螺纹套接有横向螺纹杆(5),所述横向螺纹杆(5)的外端活动连接有二号套杆(6),所述二号套杆(6)远离横向螺纹杆(5)一端的内壁螺纹套接有竖向螺纹杆(7),所述竖向螺纹杆(7)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吸盘(8),所述针管(2)的外壁活动套接有弹性夹板(9),所述弹性夹板(9)的外端设置有用于调节针管(2)使用高度的升降组件(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折水泡处理用无菌吸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1)的正面设置有观察窗(11),所述圆筒(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12),所述电动推杆(12)输出轴的内端固定安装有位于圆筒(1)内部的推板(13),所述圆筒(1)的外壁均匀开设有凹槽(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折水泡处理用无菌吸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2)的下端活动套接有针头(15),所述针头(15)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进药端(16),所述针管(2)的内壁活动套接有活塞杆(17),所述活塞杆(17)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位于针头(15)上方的活塞柄(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折水泡处理用无菌吸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药罐(3)上端面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加药管(19),所述加药管(19)远离储药罐(3)一端的内壁螺纹套接有密封塞(20),所述储药罐(3)的右侧设置有固定杆(21),且固定杆(21)远离储药罐(3)的一端与针管(2)的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春梅张凤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