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芯局部硬化电镀装置及其电镀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63529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7 18: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模具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模芯局部硬化电镀装置及其电镀工艺,该模芯局部硬化电镀装置,包括电镀池,所述电镀池的外表面等距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筒,所述第一活塞筒的内部密封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座,所述顶座的底部中心处安装有定位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定位组件,将模芯放置在放置槽内部后,在启动电动伸缩杆带动顶座往下滑动的时候,即模芯浸入到电镀池内部电镀液之前,顶盖往下滑动,能够将模芯固定在放置座内部,并通过环形气囊的膨胀对模芯型腔外部进行密封,同时密封组件对放置槽的内部底部进行密封,使电镀液只能够与模芯型腔表面接触,对型腔表面的电镀,实现对模芯局部硬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加工,具体为一种模芯局部硬化电镀装置及其电镀工艺


技术介绍

1、模具模芯局部硬化电镀装置是一种用于对模具模芯特定局部区域进行表面硬化处理的专业设备,其原理是基于电镀技术,通过电解作用,使含有能形成硬化相金属离子的电镀液中的金属离子在模芯的目标局部区域沉积,并经过后续合适的热处理等工艺,实现该局部的硬化,从而提升模芯相应部位的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等性能,满足模具在特定工况下的使用要求。

2、但是传统模具表面局部电镀,主要是通过在模芯表面非电镀位置涂抹或者粘贴密封件,使得被密封位置无法接触到电镀池中的电镀液,因此在物件电镀结束后,还需要对模芯表面非电镀位置涂抹或者粘贴密封件撕掉,涂抹或粘贴密封件以及后续的撕掉操作都需要额外的时间和人力投入,在大规模的模具电镀生产中,这一系列操作会显著增加生产周期,降低整体的生产效率,无法满足高效生产的需求,例如在一些小型模具加工厂,由于采用这种传统的密封方式,每天因密封件操作所耗费的时间可能占总生产时间的10%-20%,每次进行涂抹和撕掉密封件的操作时,都需要中断电镀过程,等待密封件处理完成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芯局部硬化电镀装置,包括电镀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池(1)的外表面等距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筒(2),所述第一活塞筒(2)的内部密封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杆(3),所述第一活塞杆(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座(4),所述电镀池(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5),所述电动伸缩杆(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在顶座(4)的底部,所述顶座(4)的底部中心处安装有定位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芯局部硬化电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杆(3)的内部中心处贯穿开设有通气槽(31),所述支撑架(61)的内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导气管(611),所述导气管(611)远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芯局部硬化电镀装置,包括电镀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池(1)的外表面等距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筒(2),所述第一活塞筒(2)的内部密封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杆(3),所述第一活塞杆(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座(4),所述电镀池(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5),所述电动伸缩杆(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在顶座(4)的底部,所述顶座(4)的底部中心处安装有定位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芯局部硬化电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杆(3)的内部中心处贯穿开设有通气槽(31),所述支撑架(61)的内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导气管(611),所述导气管(611)远离支撑架(61)的一端通过通气槽(31)与第一活塞筒(2)的内部底端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芯局部硬化电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6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性垫(671),所述第二活塞筒(65)的表面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651),所述第二活塞筒(65)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密封环(652),所述第二活塞筒(65)的底部开设有泄气孔(653),所述环形气囊(69)的输入端固定安装有电磁阀(691),所述电磁阀(691)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进气管(692),所述导气管(6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分气管(612)和第二分气管(613),所述第二活塞筒(65)的内部顶端通过连接管(651)与第一分气管(612)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二分气管(613)的内部通过进气管(692)和电磁阀(691)与环形气囊(69)的内部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冬泉欧阳志科陈锴张春王康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市久环模具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