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型储能,具体涉及一种储气库。
技术介绍
1、压缩空气储能技术是实现常规电力系统削峰填谷,提高常规能源发电与输电效率、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关键技术,同时也是促进能源生产消费开放共享和灵活交易,实现多能协同、构建能源互联网、推动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基础。加快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对于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推动能源变革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目前储气库在进行充放气过程时,库内气体的温度会随着充放气的过程发生变化,这对储气库的密封材料提出了很高的密封性要求,不仅需要防止气体的泄漏,还需要密封材料在反复的温度变化过程中保持性能的稳定,不发生变形与开裂的情况,实现要求较高。若能实现储气库的恒温充放气,则有利于库内气体的流态稳定,同时降低对储气库密封材料的要求,对储气库的稳定运行有着积极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储气库,该储气库可以解决如何实现储气库恒温充放气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气库,包括储气库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储气库本体(1)内的转轴(11)以及设置在储气库本体(1)外的驱动装置(6);所述转轴(11)的一端部与储气库本体(1)内壁转动连接,另一端部贯穿储气库本体(1)侧壁与驱动装置(6)输出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气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3)上设有多个叶片(301),多个叶片(301)沿转轴(11)周向布置,每个叶片(301)沿长度方向上设有多个腔体(3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气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302)包括第一腔体(302-1)和第二腔体(30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气库,包括储气库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储气库本体(1)内的转轴(11)以及设置在储气库本体(1)外的驱动装置(6);所述转轴(11)的一端部与储气库本体(1)内壁转动连接,另一端部贯穿储气库本体(1)侧壁与驱动装置(6)输出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气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3)上设有多个叶片(301),多个叶片(301)沿转轴(11)周向布置,每个叶片(301)沿长度方向上设有多个腔体(3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气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302)包括第一腔体(302-1)和第二腔体(302-2),第一腔体(302-1)内设置相变材料(12);沿叶片(301)长度方向,所述第一腔体(302-1)和第二腔体(302-2)交替布置,且相邻两个叶片(301)的根部分别设置第一腔体(302-1)和第二腔体(30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气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1)外套设有套筒(2),多个叶轮(3)均设置在套筒(2)内;所述套筒(2)沿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均与储气库本体(1)内壁固定相连,套筒(2)沿长度方向上设有多组第一通风单元(20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气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上沿长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稀博,范力阳,李鹏,唐继国,易卓炜,吴悠,王子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