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轨集运动车的直线电机气隙保障装置及调节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62597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7 1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轨集运动车的直线电机气隙保障装置及调节方法。它包括直线电机动子、直线电机定子、电机支架、构架、定位轮对、压缩弹簧装置和纵向拉杆,所述直线电机定子用于安装于箱型梁的顶壁底部,所述直线电机动子位于直线电机定子下方且与直线电机定子之间保持固定间隙,所述直线电机动子端部设有间隙检测传感器,所述电机支架通过所述压缩弹簧装置和纵向拉杆悬浮连接于所述构架上方,所述直线电机动子和定位轮对安装于电机支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直线电机自身的电机支架、预压缩弹簧装置和定位轮对,三者的相对位置关系,再配合构架、辅助调节结构和检测装置,可实现便捷的控制、检测及调整直线电机的动子和定子之间的气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交通运输,具体涉及一种空轨集运动车的直线电机气隙保障装置及调节方法


技术介绍

1、国内煤矿开采水平越来越高,采煤厂煤炭往外运输多采用汽车和铁路配合运输方式。目前煤炭开采,基本配合是通过汽车将粉碎后的细煤由煤矿区运到铁路堆场,再在铁路堆场转换成铁路长途运输。汽车外运的道路路况条件差、路途长、车速受限,道路长期重载的养护成本高,汽车运输受天气因素影响很大,定期的运量波动大,整体效率低。而磁驱式空轨的出现,对解决煤炭中短距离转运是一个很好的方向。

2、目前空轨转向架采用整体式构架,电机、制动设备、行走轮对等结构均安装于同一构架上,当需要调节电子动子与定子之间的气隙时,需要拆除转向架上的部分零部件后才能调节,调节方法复杂,操作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空轨集运动车的直线电机气隙保障装置及调节方法。

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轨集运动车的直线电机气隙保障装置,包括直线电机动子、直线电机定子、电机支架、构架、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轨集运动车的直线电机气隙保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直线电机动子(1)、直线电机定子(2)、电机支架(4)、构架(5)、定位轮对(6)、压缩弹簧装置(8)和纵向拉杆(9),所述直线电机定子(2)用于安装于箱型梁的顶壁底部,所述直线电机动子(1)位于直线电机定子(2)下方且与直线电机定子(2)之间保持固定间隙,所述直线电机动子(1)端部设有间隙检测传感器(3),所述电机支架(4)通过所述压缩弹簧装置(8)和纵向拉杆(9)悬浮连接于所述构架(5)上方,所述直线电机动子(1)和定位轮对(6)安装于电机支架(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轨集运动车的直线电机气隙保障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轨集运动车的直线电机气隙保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直线电机动子(1)、直线电机定子(2)、电机支架(4)、构架(5)、定位轮对(6)、压缩弹簧装置(8)和纵向拉杆(9),所述直线电机定子(2)用于安装于箱型梁的顶壁底部,所述直线电机动子(1)位于直线电机定子(2)下方且与直线电机定子(2)之间保持固定间隙,所述直线电机动子(1)端部设有间隙检测传感器(3),所述电机支架(4)通过所述压缩弹簧装置(8)和纵向拉杆(9)悬浮连接于所述构架(5)上方,所述直线电机动子(1)和定位轮对(6)安装于电机支架(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轨集运动车的直线电机气隙保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支架(4)包括相对布置的两个侧梁(4.1),两个侧梁(4.1)的中部之间通过承载横梁(4.2)连接,两个侧梁(4.1)的端部之间通过端横梁(4.3)连接,承载横梁(4.2)与端横梁(4.3)之间设置大横梁(4.4),所述端横梁(4.3)底部设置第一拉杆座(4.5),所述纵向拉杆一端与第一拉杆座铰接连接,所述大横梁(4.4)底部设置弹簧顶板座(4.6),所述压缩弹簧装置顶部与弹簧顶板座连接,所述侧梁(4.1)位于大横梁(4.4)与端横梁(4.3)之间部分下凹形成凹陷部(4.7),凹陷部设置定位轮导框座(4.8),所述定位轮对安装于定位轮导框座内,所述承载横梁(4.2)顶部和端横梁(4.3)顶部设置动子固定座(4.9),所述直线电机动子安装于动子固定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轨集运动车的直线电机气隙保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轮导框座(4.8)包括相对布置第一接触部(4.8.1)和第二接触部(4.8.2),所述第一接触部(4.8.1)和第二接触部(4.8.2)分别贴合凹陷部侧面上,所述第一接触部(4.8.1)和第二接触部(4.8.2)上均设有第一限位竖槽(4.8.3),第一接触部(4.8.1)与第二接触部(4.8.2)之间设置第二限位圆槽(4.8.4),第二限位圆槽(4.8.4)中心开有贯穿的沉槽(4.8.5),所述沉槽(4.8.5)底部连接有贯穿凹陷部的调节螺纹管(4.8.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轨集运动车的直线电机气隙保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构架(5)包括相对布置的两个双腹板纵梁(5.1),两个双腹板纵梁(5.1)的中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柏元强冯琰袁嘉仪芦刚刘爱文王全虎梅琨姚雄崔灿孙博柯晓乐向正新赵家明夏宇许程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中车智能运输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