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62297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散热模块,包括有一散热底座、一散热鳍片组以及一连接板。连接板具有一第一结合部与一第二结合部,其中第一结合部与散热鳍片组相结合,且第二结合部与散热底座相结合,以使散热鳍片组与散热底座相互连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散热模块藉由连接板相连接于散热底座与散热鳍片组,使散热鳍片组与散热底座之间可稳固连结。本案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散热模块可减轻热导管受力负担,加强散热模块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散热模块,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相连接的散热 底座与散热鳍片组的散热模块。
技术介绍
随着各种电子装置的效能逐渐提升,伴随而来的散热问题也日渐严重, 而在电子装置运作当中需要进行高速逻辑演算的电子组件便首当其冲,例如计 算机主机内部的中央处理器、显示芯片组等等,此类电子组件由于长时间不停 地在运作,使得本身消耗更高的电功率而产生更多的废热,这些大量的废热会 在短时间内让整个电子装置的温度快速升高,因此,若无法适时地将此电子组 件的废热迅速排除,便会使电子装置一直处于高温的作业环境下。如此一来, 势必会影响到电子装置的正常运作,甚至造成电子装置因过热而毁损等等问 题。目前最常见的散热手段利用一散热模块装设于电子装置内部,以对电子 组件进行散热,从而保持电子装置正常稳定地运行。 一般来说,散热模块包括 一导热座、 一散热鳍片组以及一热导管。其中,热导管的一端连接于导热座, 另一端则穿过散热鳍片组。导热座与发热电子组件接触,发热电子组件藉由热 传导的方式将产生的废热集中于导热座上,经由热导管传递至散热鳍片组,最 后藉由散热鳍片组将热量散发到电子装置的外围空气中,以达到散热的效果。 然而,现有的导热座与散热鳍片组之间仅以热导管连接,散热模块的结 构不够牢固,使热导管受力过大。因此,热导管若受到外力震动或冲击时,容 易造成热导管与导热座脱离,甚至热导管损坏,进而导致散热模块的整体散热 效率降低。再者,由于热导管是以弯折的方式连接于导热座,使应力集中于热 导管的弯折处,而容易由弯折处产生断裂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散热模块,藉以解决现有的导热座 与散热鳍片组之间仅以热导管连接,容易使热导管受力过大而断裂,导致散热 模块的散热效率降低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一种散热模块,包括 一散热底座; 一散热鳍片组;以及一连接板,该连接板具有一第一结合部与一第二结合部,其中该第一结合部与该散热鳍片组相结合,且该第二结合部与该散热底座相结合,以使该散热鳍片组与该散热底座相互连结。该散热底座包括有多个导热块,且该等导热块排列设置于该散热底座上。 所述的散热模块更包括一热导管,该散热鳍片组具有贯穿的一通孔,该热导管穿设过该通孔并且设置于该散热鳍片组内,且该热导管的一端露出于该散热鳍片组外,另一端连接于该散热底座。该第一结合部设有一透槽,该热导管穿过并突出于该透槽。 该第一结合部更延伸出一止挡墙,该止挡墙抵靠于该散热鳍片组,以使该散热鳍片组与该第一结合部相互固定。该止挡墙更延伸出一限位块,该散热鳍片组具有多个散热鳍片,且该限位块插设于该散热鳍片组的该其中二散热鳍片之间,以使该散热鳍片组与该第一结合部相互固定。该第二结合部更具有至少一开孔,而该散热底座更具有对应于该开孔的一 锁孔,并藉由一锁固件穿过该开孔并锁固于该锁孔内,以使该第二结合部固定 于该散热底座。该第二结合部更具有至少一嵌孔,而该散热底座更具有对应于该嵌孔的一 凸柱,该凸柱嵌设入该嵌孔,以令该第二结合部固定于该散热底座。所述的散热模块更包括二该连接板,分别设置于该散热鳍片组与该散热底 座的两相对侧边。所述的散热模块还包括有一接合板,该接合板的两侧分别连接于该二连接 板的该第一结合部,以构成一连接板组件。本技术的散热模块藉由连接板相连接于散热底座与散热鳍片组,使散 热鳍片组与散热底座之间可稳固连结。本案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 的散热模块可减轻热导管受力负担,加强散热模块整体结构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散热模块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组合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散热模块示意图; 图4为图3的组合示意图;图5为根据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散热模块示意图;以及 图6为根据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散热模块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00散热模块110散热底座112导热块114锁孔116凸柱120热导管130散热鳍片组132散热鳍片134通孔140连接板142第一结合部144第二结合部142a止挡墙142b透槽142c限位块144a开孔144b嵌孔150锁固件160接合板200散热模块300散热模块400散热模块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散热模块示意图。图2为图1的组合 示意图。根据本技术所公开一实施例的散热模块100,用以对于一电子装 置(未绘示)内部所产生的热能进行散热。其中热能可以是设置于电子装置中的 高发热电子组件(未绘示),例如并排设置的高阶显示卡的处理芯片、服务器或 工业计算机内部排列紧密的电路板的处理芯片等所产生的热能。请参阅图1与图2所示,散热模块100包括有一散热底座110、 一热导管 120、 一散热鳍片组130以及一连接板140。散热底座110上排列设置有多个 导热块112,此导热块112可由铝、铜或其它导热性质良好的材料所制成,且 导热块112的表面系紧密贴附发热的电子组件,藉以保持良好的导热效果。散热鳍片组130相邻于散热底座110的一侧。散热鳍片组130由多个散热鳍片 132排列并且相互组合连接而成,且散热鳍片组130具有贯穿的一通孔134, 使热导管120穿设过散热鳍片组130的通孔134,并且设置于散热鳍片组130 内。热导管120以一体弯折而成型,且热导管120具有相对的两端,其中热导 管120的一端穿过散热鳍片组130并露出于散热鳍片组130之外,而热导管 120的另一端嵌设于散热底座110。详细而言,热导管120连接于散热底座110 的一端为吸热段,而热导管120连接于散热鳍片组130的一端为冷凝段。热导 管120的工作原理是将热导管120中充斥在毛细物体周围的工作液受热蒸发而 成为热能,热能会与温度较低处的冷空气自发性地产生自然对流,让热能均匀 扩散。因此,散热底座110上的电子组件所散发的热能可经由热导管120迅速 地传导至散热鳍片组130上,而在散热鳍片组130的表面与周围的空气进行热 交换,使空气将散热鳍片组130上的热能迅速地带走,以达成散热的功效。需 注意的是,本技术并未限制热导管120连接于散热底座110与散热鳍片组 130的形式。在依据本技术的其它实施例中,热导管120也可以是以焊接 的方式连接于散热底座110与散热鳍片组130。连接板140连接于散热底座110及散热鳍片组130之间,且连接板140 具有一第一结合部142与一第二结合部144。其中,第一结合部142组装于散 热鳍片组130,而第二结合部144组装于散热底座110,以使散热鳍片组130 与散热底座110相互结合。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板140为一金属板材,例如不 锈钢或是铝合金,且连接板140的第一结合部142与第二结合部144为一体成 型。进一步地说,第一结合部142可更具有一止挡墙142a,此止挡墙142a由 第一结合部142的边缘垂直延伸出,且止挡墙142a抵靠于散热鳍片组130, 以将散热鳍片组130限位,进而使第一结合部142紧密地固定于散热鳍片组 130。此外,第一结合部142上设置有一透槽142b,热导管120穿过透槽142b 且热导管120的一段突出于透槽142b之外。第二结合部144上设置有两个开 孔144a,而散热底座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散热底座; 一散热鳍片组;以及 一连接板,该连接板具有一第一结合部与一第二结合部,其中该第一结合部与该散热鳍片组相结合,且该第二结合部与该散热底座相结合,以使该散热鳍片组与该散热底座相互 连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於红梅林立华萧丰能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