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高附着力的合金陶瓷镀层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62076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7 18: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高附着力的合金陶瓷镀层制备工艺,用于省煤器换热板,包括以下步骤:金属薄板预处理、金属薄板液压成型、超音速等离子喷涂合金陶瓷镀层、镀层后处理与性能检测;该制备工艺可根据省煤器在不同工况下的实际使用需求,灵活调整镀层厚度在50—200μm之间,通过改变喷涂参数实现对镀层性能的优化,使省煤器换热板能够在各种恶劣工况下保持良好的性能;无论是对耐腐蚀性能要求较高的工况,还是对耐磨性能更为关注的场合,都可以通过适当调整工艺参数,如镀层成分比例、厚度等,来满足相应的性能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合金陶瓷镀层制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高附着力的合金陶瓷镀层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1、省煤器作为锅炉系统中的重要换热设备,其主要作用是利用锅炉尾部烟气的余热来加热给水,从而提高锅炉的热效率,降低燃料消耗。在省煤器的运行过程中,换热板长期处于高温、高含尘量以及复杂的腐蚀环境中,这对其性能和使用寿命提出了严峻挑战。

2、传统的省煤器换热板材料和镀层工艺难以满足日益严苛的使用要求。例如,普通的金属换热板在烟气环境中容易受到腐蚀,导致换热效率下降,设备寿命缩短。一些传统的镀层工艺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换热板的耐腐蚀性,但存在镀层附着力低、耐磨性能差、孔隙率高等问题。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对省煤器换热板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迫切需要一种新的镀层制备工艺来提高换热板的综合性能。

3、在现有技术中,常见的镀层制备工艺如电镀、热浸镀等,在应用于省煤器换热板时存在诸多局限性。电镀工艺可能会产生环境污染,且镀层厚度均匀性较难控制,对于复杂形状的换热板难以实现理想的镀层效果。热浸镀工艺则可能导致换热板基体材料性能发生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高附着力的合金陶瓷镀层制备工艺,用于省煤器换热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附着力的合金陶瓷镀层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金属薄板预处理步骤中,化学清洗所使用的碱性清洗剂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其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3%-5%,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2%;具体而言,在配制该混合溶液时,先将适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和碳酸钠固体分别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在搅拌条件下缓慢加入,确保完全溶解且溶液均匀;使用该混合溶液进行化学清洗时,将金属薄板完全浸没于溶液中,浸泡时间为15-30分钟,浸泡过程中可适当搅拌或晃动溶液,以增强清洗效果,确保油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高附着力的合金陶瓷镀层制备工艺,用于省煤器换热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附着力的合金陶瓷镀层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金属薄板预处理步骤中,化学清洗所使用的碱性清洗剂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其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3%-5%,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2%;具体而言,在配制该混合溶液时,先将适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和碳酸钠固体分别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在搅拌条件下缓慢加入,确保完全溶解且溶液均匀;使用该混合溶液进行化学清洗时,将金属薄板完全浸没于溶液中,浸泡时间为15-30分钟,浸泡过程中可适当搅拌或晃动溶液,以增强清洗效果,确保油污、杂质及氧化物污染物充分溶解和脱离金属薄板表面;清洗完成后,立即将金属薄板从溶液中取出,并用大量流动的清水进行冲洗,冲洗时间不少于5分钟,直至冲洗水的ph值接近中性,以彻底去除残留的清洗剂,防止其对后续镀层工艺产生不良影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附着力的合金陶瓷镀层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金属薄板液压成型步骤中,液压系统的压力在成型过程中按照预设的压力曲线进行控制,该压力曲线在波峰成型阶段压力逐渐增大至最大值,在波谷成型阶段压力逐渐减小至最小值,且最大压力与最小压力的差值在10-20mpa之间;在波峰成型初期,压力以较快的速率上升,每秒增加0.5-1mpa,随着波峰形状逐渐接近设计要求,压力上升速率逐渐减缓,直至达到最大压力,最大压力值根据金属薄板的材质、厚度以及板管的设计尺寸确定,一般在30-50mpa之间;在波谷成型阶段,压力从最大值开始逐渐降低,降低速率在每秒0.3-0.8mpa之间,确保板管在成型过程中不会因压力变化过快而产生裂纹或变形缺陷,最终压力降至最小值,最小值保持在10-30mpa之间,以便顺利完成整个液压成型过程,保证板管结构的精度和完整性,使相邻板管之间形成均匀的烟气流道,为后续镀层工艺提供良好的基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附着力的合金陶瓷镀层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超音速等离子喷涂合金陶瓷镀层的设备准备与参数调试步骤中,等离子气体中氩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为4:1-9:1;在确定具体的体积比时,需综合考虑镀层材料的特性、板管结构以及期望达到的镀层性能;当镀层对硬度和耐磨性要求较高时,可适当增加氩气的比例,采用8:1-9:1的体积比,以提高等离子射流的能量密度,使陶瓷颗粒更好地熔化和沉积,形成更致密、硬度更高的镀层;而当需要提高镀层的韧性和结合强度时,可适量增加氢气的比例,采用4:1-6:1的体积比,氢气的加入有助于降低等离子体的粘度,使熔滴在撞击基体时更好地铺展和结合;在调试过程中,通过高精度的气体流量控制器分别调节氩气和氢气的流量,确保两者混合后的体积比精确在设定范围内,流量误差不超过设定值的±3%,从而为获得稳定且性能优良的超音速等离子体射流提供保障,保证合金陶瓷镀层的高质量制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附着力的合金陶瓷镀层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超音速等离子喷涂合金陶瓷镀层的粉末准备与送粉控制步骤中,合金陶瓷粉末中包含碳化钨、氧化锆、氧化铝陶瓷相,以及镍、钴、铬金属粘结相,其中陶瓷相的质量分数为50%-70%,金属粘结相的质量分数为30%-50%;碳化钨具有高硬度和耐磨性,可有效提高镀层的耐磨性能;氧化锆和氧化铝能增强镀层的耐高温和抗氧化性能;镍、钴、铬金属粘结相则起到良好的粘结作用,保证镀层与基体之间以及陶瓷颗粒之间的紧密结合;在粉末制备过程中,各成分粉末需经过严格的筛选、混合和球磨工艺处理,确保各成分均匀分布,粉末粒度分布在15-45μm之间,且球形度不低于90%;在送粉过程中,送粉器的转速根据所需的送粉速率进行精确调节,精度控制在±10rpm,载气流量也需精确控制在波动范围±3l/min内,同时密切监测送粉过程中的粉末流量稳定性,确保粉末稳定、均匀地送入超音速等离子体射流中,送粉速率误差不超过设定值的±8%,使合金陶瓷粉末在等离子射流中充分熔化和加速,均匀沉积在板管表面形成高质量的镀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附着力的合金陶瓷镀层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超音速等离子喷涂合金陶瓷镀层的喷涂过程中,喷枪的移动轨迹为螺旋式移动,螺距在5-10mm之间,以确保涂层在板管表面的均匀覆盖;在喷涂开始前,根据板管的尺寸和形状参数,通过编程设定喷枪的螺旋式移动路径,确保喷枪在板管表面的每一处都能均匀停留和喷涂;在喷涂过程中,喷枪从板管的一端开始,沿着螺旋线缓慢移动,移动速度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起帆洪联合史培兴杨涛涛王霞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华电榆横煤电有限责任公司榆横发电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