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基于E-SOP互联配电台区电压优化调控方法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三峡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E-SOP互联配电台区电压优化调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62021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7 18:19
基于E‑SOP互联配电台区电压优化调控方法,包括:对含E‑SOP的配电台区互联系统结构进行分析,构建E‑SOP数学模型;建立电压‑功率灵敏度计算模型,确定E‑SOP的最佳接入位置;构建以综合成本最低为目标的E‑SOP互联配电台区规划模型,确定E‑SOP的最优容量配置;建立多目标函数E‑SOP互联配电台区运行优化模型并求解;根据求解结果确定E‑SOP的最优位置、容量及运行方案。该方法在配电台区的互联系统中应用含储能系统的三端SOP(E‑SOP),能够从配电系统的空间、能量和功率的多维度方面提升配电网的灵活性和快速性,实现配电台区的电压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台区电压治理,具体涉及一种基于e-sop互联配电台区电压优化调控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现代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配电台区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直接影响地方经济发展和用户日常生活质量。但是,以光伏、风机为代表的高比例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和各种新型用电设备接入配电网,给配电台区的安全运行带来更多挑战。低压配电网的复杂性和负荷的多样性日益增加,配电台区面临潮流倒送、电压波动和供电能力不足等问题。

2、传统的配电台区电压治理方法主要依赖于硬件设备的调节,例如变压器分接开关和投切电容器组等。这些传统方法在响应速度和灵活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智能软开关(soft open point,sop)因其卓越的调控能力和快速功率转移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相较于传统的调压和无功补偿方法,不仅能够发挥联络开关的作用,实现配电台区之间的互联,还能在配电台区互联中实现对电压的精确控制和调节,以实现连续调压的目标。因此,基于智能软开关技术对低压配电台区实施互联互供,从而实现对台区内的电压治理,从多个维度提升台区供电水平。

3、目前,在电力系统中应用sop的连接方式、接入位置及其作用是有所区别。面对如今复杂的配电网,sop主要应用于中压配电网和低压配电网即配电台区中,本技术主要研究的是利用sop将不同的配电台区的连接进行互联,调动各个台区的功率流动,提高配电台区的灵活性和快速性。但是,由于sop仅有功率交换控制与潮流优化能力,并不具有能量供给能力,故搭配储能系统(energy storage systems,ess)来补充sop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配电台区电压波动、负荷波动及供电能力不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e-sop互联配电台区电压优化调控方法,在配电台区的互联系统中应用含储能系统的三端sop(e-sop),能够从配电系统的空间、能量和功率的多维度方面提升配电网的灵活性和快速性,实现配电台区的电压优化。

2、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基于e-sop互联配电台区电压优化调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步骤1:对含e-sop的配电台区互联系统结构进行分析,构建e-sop数学模型;

5、步骤2:建立电压-功率灵敏度计算模型,确定e-sop的最佳接入位置;

6、步骤3:构建以综合成本最低为目标的e-sop互联配电台区规划模型,确定e-sop的最优容量配置;

7、步骤4:建立多目标函数e-sop互联配电台区运行优化模型并求解;

8、步骤5:根据求解结果确定e-sop的最优位置、容量及运行方案。

9、所述步骤1中,含e-sop台区互联系统中,主干电网通过等效阻抗r1+jx1、r2+jx2和r3+jx3分别连接到台区变压器t1、t2和t3;每个台区变压器的输出端连接着各自台区内的负荷、分布式电源以及对应的电压源换流器,这里p1代表台区内的负荷、分布式电源的功率;vsc1、vsc2和vsc3的直流输出端通过直流母线连接到一起,并通过到dc-dc转换器连接ess,储能系统能够向直流母线释放或吸收电能。

10、所述步骤1中,含储能系统的三端sop(e-sop)是一种全控型电力电子装置,包括三个三相背靠背电压源型变流器vsc1、vsc2、vsc3;

11、以三相背靠背电压源型变流器vsc1为例,如图4所示,vsc1的输入端连接到三相交流电源ea、eb、ec,每一相电源接入到各相的线路与电感等效电阻之和r,用于限制电流并减少冲击;在三相电源经过电阻后,各相电流ia、ib、ic流经交流侧等效电感l;三相电路在电感后连接到滤波电容c1上,平滑输出电压、减少波动;vsc1内部包含一个由igbt组成的桥式电路,用于实现vsc的核心功能,每相电流流入该桥式结构,通过功率开关的开关操作,实现交流到直流的转换;vsc1的直流输出端与一个直流母线电容c2连接;vsc1的输出电流i1与vsc2和vsc3的输出电流i2、i3接入到直流母线,进一步通过dc-dc转换器连接到储能系统ess。

12、步骤1中,含储能系统的三端sop(e-sop)选取pq-pq-vq的控制模式,将e-sop接入到互联系统中,通过不同配电台区功率交互实现潮流优化和电压优化。在优化运行过程中,考虑e-sop本身存在的有功功率损耗,其损耗与含储能系统的三端sop(e-sop)输出的有功和无功有关。

13、步骤1中,根据配电台区的实际运行模式,三端sop的所有端口功率与储能系统(ess)的有功功率、有功损耗以及充放电功率之和保持平衡,即为零。端口的功率关系描述为:

14、

15、式中:psop,i,t和qsop,i,t分别为三端e-sop在t时第i端口输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为三端e-sop在t时第i端口的有功损耗;和分别为三端e-sop中ess在t时的充电和放电功率;αsop,i为三端e-sop第i端口的有功功率损耗系数。

16、三端e-sop的容量约束如下:

17、

18、式中:ssop,i,max为三端e-sop中第i端口的最大容量;

19、三端e-sop的有功、无功约束约束如下:

20、

21、式中:分别为三端e-sop中第i端口无功功率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三端e-sop中第i端口有功功率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22、三端e-sop中的储能系统的模型如下

23、

24、αch+αdis≤1;

25、esop,min≤esop,t≤esop,max;

26、式中:esop,t为t时间段内e-sop中ess的电量;βch、βdis分别为e-sop中ess的充、放电系数;分别为e-sop中ess的充、放电功率的最大值;αch、αdis分别为e-sop中ess的充、放电的状态值,当αch值为1时表示ess处于充电状态,αdis值为1时表示ess处于放电状态;esop,min、esop,max分别为e-sop中ess的电量最小值和最大值;△t表示t时间点与t-1时间点的间隔;esop,t-1为t-1时间段内e-sop中ess的电量。

27、所述步骤2中,根据电压降落原理可得,任意节点i的电压表达式如下:

28、

29、式中:ui为任意节点i的电压,un为平衡节点即变压器输出的电压;ri、xi分别为节点i至平衡节点之间的电阻、电抗;pi、qi分别为节点i-1和节点i之间流过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rk、xk分别为节点k和l之间的电阻和电抗;n为台区的节点总数。

30、配电系统中任意节点的功率都会受到其他节点功率的影响,因此综合考虑变压器、e-sop和线路的损耗以及其他节点注入的功率;

31、...

【技术保护点】

1.基于E-SOP互联配电台区电压优化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E-SOP互联配电台区电压优化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含E-SOP台区互联系统中,主干电网通过等效阻抗R1+jX1、R2+jX2和R3+jX3分别连接到台区变压器T1、T2和T3;每个台区变压器的输出端连接着各自台区内的负荷、分布式电源以及对应的电压源换流器,这里P1代表台区内的负荷、分布式电源的功率;VSC1、VSC2和VSC3的直流输出端通过直流母线连接到一起,并通过到DC-DC转换器连接ESS,储能系统能够向直流母线释放或吸收电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E-SOP互联配电台区电压优化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E-SOP一种全控型电力电子装置,包括三个三相背靠背电压源型变流器VSC1、VSC2、VSC3;对于三相背靠背电压源型变流器VSC1,VSC1的输入端连接到三相交流电源Ea、Eb、Ec,每一相电源接入到各相的线路与电感等效电阻之和R,用于限制电流并减少冲击;在三相电源经过电阻后,各相电流ia、ib、ic流经交流侧等效电感L;三相电路在电感后连接到滤波电容C1上;VSC1内部包含一个由IGBT组成的桥式电路,用于实现VSC的核心功能,每相电流流入该桥式结构,通过功率开关的开关操作,实现交流到直流的转换;VSC1的直流输出端与一个直流母线电容C2连接;VSC1的输出电流i1与VSC2和VSC3的输出电流i2、i3接入到直流母线,进一步通过DC-DC转换器连接到储能系统ESS。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E-SOP互联配电台区电压优化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E-SOP选取PQ-PQ-VQ的控制模式,将E-SOP接入到互联系统中,通过不同配电台区功率交互实现潮流优化和电压优化;在优化运行过程中,考虑E-SOP本身存在的有功功率损耗,其损耗与E-SOP输出的有功和无功有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E-SOP互联配电台区电压优化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根据电压降落原理可得,任意节点i的电压表达式如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E-SOP互联配电台区电压优化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以一年的配电台区互联系统的综合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表达式如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E-SOP互联配电台区电压优化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通过蚁群算法求解最优容量配置,蚁群算法的求解过程包括初始化、路径选择、信息素更新和迭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E-SOP互联配电台区电压优化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建立多目标函数E-SOP互联配电台区运行优化模型,并利用锥松弛技术将其转化为二阶锥规划模型,结合YALMIP和GUROBI工具进行求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基于E-SOP互联配电台区电压优化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E-SOP互联配电台区运行优化模型包括约束条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基于E-SOP互联配电台区电压优化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由于系统综合损耗函数Floss、变压器和三端E-SOP的约束条件是非凸的,利用锥松弛技术将转化为二阶锥规划模型;具体如下:

...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e-sop互联配电台区电压优化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e-sop互联配电台区电压优化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含e-sop台区互联系统中,主干电网通过等效阻抗r1+jx1、r2+jx2和r3+jx3分别连接到台区变压器t1、t2和t3;每个台区变压器的输出端连接着各自台区内的负荷、分布式电源以及对应的电压源换流器,这里p1代表台区内的负荷、分布式电源的功率;vsc1、vsc2和vsc3的直流输出端通过直流母线连接到一起,并通过到dc-dc转换器连接ess,储能系统能够向直流母线释放或吸收电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e-sop互联配电台区电压优化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e-sop一种全控型电力电子装置,包括三个三相背靠背电压源型变流器vsc1、vsc2、vsc3;对于三相背靠背电压源型变流器vsc1,vsc1的输入端连接到三相交流电源ea、eb、ec,每一相电源接入到各相的线路与电感等效电阻之和r,用于限制电流并减少冲击;在三相电源经过电阻后,各相电流ia、ib、ic流经交流侧等效电感l;三相电路在电感后连接到滤波电容c1上;vsc1内部包含一个由igbt组成的桥式电路,用于实现vsc的核心功能,每相电流流入该桥式结构,通过功率开关的开关操作,实现交流到直流的转换;vsc1的直流输出端与一个直流母线电容c2连接;vsc1的输出电流i1与vsc2和vsc3的输出电流i2、i3接入到直流母线,进一步通过dc-dc转换器连接到储能系统ess。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业文余炜徐张思佳周志鹏程逸飞黄冰全以恒张杰蒋旭辉
申请(专利权)人:三峡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